這段時間,李世民派出了很多細作,調查高句麗的情況。但結果卻沒有絲毫收穫,這也讓李世民更加謹慎。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會停止進攻高句麗。

而這一次,高句麗突然求援,這讓李世民感覺到奇怪。

因此李世民把高士廉叫來了。

高士廉皺眉道:「陛下,這其中恐怕另有隱情吧。」

高士廉的腦海中忽地浮現出一張英俊的面容。

「難道是他?」

高士廉心中暗暗猜測。

李世民則是皺著眉頭,沉默不語。

良久後,李世民忽地露出了一抹笑容:「士廉,我們等待了二十餘年,總算是有機會了。只要拿下高句麗,我們就能徹底剷除異己。」

高士廉聞言,頓時恍然。

李世民之所以遲遲沒有發動戰爭,是因為高句麗內部有人掣肘。但是

現在,這種局面將要改變。

因此,李世民準備出兵。

「陛下,高句麗距離我們大漢太近了。」

高士廉說道:「我建議您暫緩出兵,等到我們的實力強大後,再出徵高句麗。」

「不用!」

李世民擺手說道:「朕已經決定了,即刻出兵,滅掉高句麗!」

他看著高士廉,沉聲道:「士廉,高句麗已經被我們逼到絕路上。只要是我們能夠趁機滅掉高句麗,那麼大唐的威脅將會降低很多。甚至於,我們可以集中精銳力量,攻略西域諸國。這個計劃,非常的優秀!」

「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和吐蕃必有一戰啊!」

高士廉擔憂說道。

「這是沒有選擇的辦法。」

李世民苦笑一聲。

他登基以後,開疆拓土。

只是這一次的目標,卻是要和吐蕃開戰。

李世民雖然野心勃勃,但是並不莽撞,不敢輕易挑釁吐蕃。

畢竟,吐蕃的強大,不僅僅是他麾下的軍隊強悍。更因為吐蕃的實力,遠超隋朝。

隋煬帝楊廣,率領百萬大軍南征北討,耗盡國力。可是最終的結果呢?最終不僅僅是丟失了燕雲十六州,還丟失了河套。

隋朝的江山差點毀於一旦。

這個教訓,讓人畏懼。

而大唐的軍隊,還沒有達到隋煬帝那樣雄厚的財力支撐。

「朕已經下令讓各方做好準備。這一場戰爭,避無可避。」

李世民咬牙切齒說道。

高士廉聽著,也陷入了沉思。

「陛下,您打算親自出兵嗎?」

片刻後,高士廉抬起頭,說道:「陛下若是親自領兵出擊,必然要和吐蕃交鋒。若是吐蕃擋住了您的攻勢,豈不是給吐蕃喘息之際?而且這麼一來,陛下必然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