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玉把這些裝備,都賜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對劉玉感恩戴德,所以對李佑格外照顧。李世民知道李祐是李世民的長子,卻沒有立李祐為太子,主要原因就是擔心長孫皇后和竇妃阻攔。
劉玉的做法,讓李世民非常滿意。
現在的李祐是什麼人品,李世民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是有劉玉保駕護航,李佑根本就活不過二十歲。
李世民讓李治繼承大統,並不僅僅是為了鞏固他的皇位。他想讓李治和李祐兩兄弟互相制衡,避免內訌。
李世民想了很久,才想到了這個辦法。李佑的性格懦弱,根本就不足以成為太子。唯獨李治比較適合。只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他這番作為,反倒促進了李治的野心。
劉玉的到來,讓洛陽城裡面的文武官員非常緊張。
劉玉的兇悍,在關中的時候就傳遍了整個關中。劉玉是大漢最年輕的皇帝,也是大家公推的儲君人選。李世民對劉玉非常看重,不管劉玉有什麼過激行為,李世民都會睜一隻閉一隻眼。
李世民對劉玉寄託了厚望。
而李治則是對劉玉抱有敵意。李治的目標就是要殺死劉玉。
只不過李治的謀劃很難實施。劉玉不像李建成、李德裕那樣有著龐大的資源,而且劉玉身邊的猛將和高手很多。
李治要想對付劉玉,只能慢慢謀劃,或者直接刺殺。否則,李治不僅無法殺死劉玉,連他自己也危險了。
洛陽城內,文武官員都聚集在李治的府邸內。
李世民坐在上首,李建成、李德裕、李治、李恪、李哲坐在左右兩側。
「諸卿有何事啟奏?」李世民詢問道。
「陛下,臣聽聞劉玉欲攻伐西域,不知陛下是何態度?」吏部尚書李靖問道。
「劉玉要攻伐西域,朕豈能置之不理?劉玉這是自尋死路。」李世民怒斥道:「西域乃是大漢疆土,不容胡虜肆虐。諸卿放寬心,劉玉此次前往,必敗無疑。」
「陛下英明。」李世民的話語裡充滿了霸氣。
李世民這麼有底氣,那是因為他已經聯絡好了蜀國。蜀國派遣了十萬大軍北上,加入了討伐西域的隊伍。這是李世民給劉玉挖的坑。
蜀王劉璋的確是有點實力,但是和李世民相比,就差遠了。李世民可是和羌人、匈奴、鮮卑等異族血戰過。劉璋手裡有幾斤幾兩,李世民是很清楚的。
再加上劉璋在河套地區的勢力已經被瓦解了。現在蜀國能調動的大軍不過三萬人,根本就是烏合之眾。.net
這樣的部隊和李世民的八百鐵騎和六萬步兵相比,那就跟紙糊的差不多。劉玉這一次是輸定了。
李世民又對著李建成問道:「建成,你認為劉玉會在何處駐紮呢?」
李建成說道:「回稟父皇,劉玉若是要駐紮,必定會從隴西郡撤離。劉玉剛剛拿下隴西郡,肯定需要大量的糧草,他必然會從隴西郡撤軍,返回長安。兒臣猜測,劉玉應該會在長安城附近屯田。」
「屯田?!」李世民有點驚訝。
李建成微笑道:「是的。父皇。劉玉曾經屯田過隴西。兒臣也曾經見識過。劉玉的軍紀嚴明,屯田期間不得擾亂農耕。劉玉屯田的目的,肯定是為了恢復糧食產量。兒臣認為劉玉屯田,恐怕不是那麼簡單。劉玉在關中的屯田基礎薄弱。如果不能儘快補齊兵源,那麼劉玉的軍隊就不堪一擊。所以劉玉這一次屯田的時間很短,只有半年的時間。劉玉這麼倉促的行動,恐怕會導致屯田失敗。」
劉玉當初屯田的時候,李世民和楊彪等人都是看到了。他們對劉玉的做法都非常佩服。
「建成,你分析的有道理。」李世民讚賞道。
李建成謙虛道:「兒臣愧不敢當。」
「哈哈,你不用謙虛。你這麼說,證明你已經想好應對之策了。」李世民大喜道:「說吧,建成,你有什麼計劃?」
李建成拱手說道:「回稟父皇,劉玉在隴西郡的屯田,不過是一群刁民愚民罷了。他們沒錢沒糧,根本就發揮不出屯田的效果。而劉玉又缺乏軍隊,更別說大型器械了。這樣的條件下,劉玉想要發展起來,難度極大。兒臣認為劉玉這是在找死。所以兒臣認為劉玉屯田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劉玉帶著軍隊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