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是李二啊!】

「既然父皇都開口了,大家也別拘著,該喝喝該吃吃!」

李祐隨即大聲說道。

「陛下萬歲!殿下千歲!!」

原本因為李世民到來的而冷卻下來的熱度,立馬又升溫起來。

李世民看了李祐一眼,淡淡道:「祐兒,朕剛剛聽到你好像是在講朕?」

額...

李祐有些尷尬,連忙開口道:「回父皇,將士們都想知道當日您的英勇表現,兒臣便說了一些。」

李世民幽幽開口,「難怪朕最近老是聽到很多傳聞,都快把朕描述成神仙了,這讓朕內心很是慚愧啊!」

「這裡面該不會有祐兒你的功勞吧?」

【咳咳,李二這是在怪我咯?】

【咱這不是在塑造李二偉大形象麼,要知道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些故事口口相傳,未來後人在評論一個皇帝功過的時候,這可是會起大作用的。】

【李二這難道是不想成為千古一帝了?】

【這話要

是說給李二聽,他肯定會說傳得太誇張不是正道!】

【呵呵,漢高祖劉邦當初起事的時候,用劍殺了條白蛇,硬是被傳成了赤帝斬白帝,五行輪換!】

【這事算不算誇張?】

【哦對了,咱老李家當初造反也是靠了讖言的功勞!】

【一個是「桃李子,有天下」,另一個是「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當時謠言流傳很廣,傳到了宮裡,楊廣也極為相信,看見姓李的厲害人物就懷疑他造反,先是看蒲山公李密,覺得他額頭尖眼角方,雙目炯炯有神,異於常人,就開除了李密千牛備身的侍衛職務,將他趕回家了。後來又懷疑郕公李渾,誣衊他謀反,滅了他全族。又聽說李淵很受將士們擁戴,就派人傳召李淵。李淵因李渾被滅族,正兔死狐悲,接到楊廣的召書,感覺隋煬帝的殺心都能看得見,就裝著病得很重的樣子,又塞了很多金銀財寶給欽差,短時間矇混了過去。

李淵的外甥女王氏也在隋煬帝后宮,煬帝看見她,就問她道:「你舅舅怎麼回事呢,好幾月不來見朕?」王氏就說恐怕是病還沒有痊癒,煬帝就說:「是不是病得要死了?」李淵知道後驚魂不定,更加害怕,一邊到處送錢,找人說好話,一邊假裝胸無大志,天天縱酒,收受賄絡敗壞自己的名聲希望皇帝不找他。】

【也正是這兩句讖言,咱老李家在太原起兵造反的時候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援,特別是很多老百姓相信這兩句讖言,咱現在懷疑這兩句讖言要麼是李淵老頭,要麼是李二這傢伙傳出去的。】

咳咳——

聽著李祐在內心嘀咕的話,李世民差點沒把剛剛喝進去的酒吐出來。

但細細一想,頓時覺得李祐說的這些頗有道理。

【咋滴!就許你李二傳謠言,不許咱傳謠言了?】

【再說了,這些謠言故事傳播,得益的也是李二,這怕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吧!】

【算了,這些話肯定不能說出來,畢竟當著這麼多人硬懟李二,爽是爽了,到時候怕是就有人要傳咱的謠言了。】

【隨便說幾句話,把李二忽悠過去算了,可不能讓李二抓住咱的小辮子。】

想到這裡,李祐也是果斷開口,「回父皇的話,兒臣不過是說幾句實話而已,至於百姓當中如何傳播此事,這嘴長在他們身上,並非兒臣所能掌控的。」

「父皇英明神武,兒臣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崇拜之至!」

【哎——突然想起那日晚上,李二像個傻子...不...是萌新一樣摸索如何使用步槍,而咱在一旁心細傳授,這倒是和李二英明神武的形象有些違和!甚至有些搞笑。】

【希望李二別逼咱,要不然咱就把李二如何學習打槍的樣子畫成圖冊,印刷出來售賣全國,若干年後,人們拿著一本唐代畫冊,確定李二是個不會用槍的廢物皇帝!】

靠!!

李世民聽著李祐的心聲,自己也是代入進去,一想到後人能看到他「憨憨」學槍的樣子,頓時忍受不了。

不行,絕對不能讓祐兒畫出畫冊來。

「罷了罷了,此事朕也是道聽途說,是否真實還有待查證,今日咱們相聚再此,可不是說這事的。」李世民拜拜左手,右手舉起酒碗,「來,咱們先幹上一碗!」

「喝!」

「好酒!」李世民將酒碗中的酒一飲而盡,「忽然一想,朕都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暢飲過了!」

「再來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