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孔聖人的後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國公夫人也是有品級的,而且還是一品國夫人。陳國公侯君集也是從一品。但這些都是爵位品級,有俸祿,有特權,卻無實權!侯君集正式官職是四品兵部侍郎,這才是他的實職,全力相當大。而武媚娘這個造紙、印刷二司侍郎,也是四品實職,還是正職,從某種意義上,權利比侯君集還要大!武夫人感覺想是在做夢一樣!原本她以為就算是小女兒靠上了五皇子這顆大樹,小女兒想要出人頭地,多半也等上個十年左右,但沒想到這才到天策府一個多月,自己女兒居然成為了執掌兩司的侍郎!「伯母、母親,你們...沒事吧?」
武媚娘領完旨後,看到原地呆住的兩人,連忙出聲詢問。這才將兩人拉回現實。武夫人撫摸著武媚孃的腦袋,激動道:「沒想到我女兒居然成為了朝廷四品大員,你爹要是在天有靈看到,也會為你高興的!」
陳國公夫人連忙開口問道:「好侄女,你快告訴伯母,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武媚娘點點頭,便將她在天策府,李祐是如何給改名字,李世民又是如何來到天策府,最後他們父子兩個一番商議,就將她任命為四品侍郎的事情,都說上一遍。陳國公夫人、武夫人聽完,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如果不是聖旨就在武媚娘手上拿著,她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而武如月、武如星更在羨慕不已,她們現在很是後悔為何沒有答應去天策府,說不定她們也能夠得到冊封!!陳國公夫人拉住武媚孃的手,語重心長的說道:「侄女,你現在和五皇子殿下關係好,說不定將來我們家還要靠你啊!」
......對於外界的議論和揣測,武媚娘直接選擇了無視!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造紙坊、印刷坊的管理上。為了印刷出更多的書籍,武媚娘開始著手擴建造紙坊和印刷坊,透過增加配套設施來釋放造紙裝置和印刷裝置的產能!隨著產能的增加,白紙、書籍的供應不斷增加!接著再透過新華書屋源源不斷的銷售到市面上。同時這也讓白紙、書籍的價格在不斷下降,很多原本買不起白紙、書籍的窮書生也能買得起了。有了足夠的書籍,寒門學子便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抄寫書籍更不會無書可讀!這些變化一直在持續....不過依舊有很多官員、御史不斷參奏武媚娘,懇求陛下免去武媚孃的一切職務!一個月後。九月十五,乃是望朝!按照制度規定,唐朝朝參有三種不同的舉行時間和形式:一種是元日和冬至日舉辦的大朝會,最隆重,朝會參加者最多,有王公諸親、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蕃國客使等,朝賀結束後並有宴會。其次是朔望朝參,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在監察御史的帶領下,群官按品級於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儀唱贊下行再拜之禮。最後是常參,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每日朝參就是常參,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排場,是真正的行政日,參加者稱常參官,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也就是說今日的早朝是僅此於大朝會,長安城中凡是九品以上的官職都會參加!武媚娘身穿四品官服,與同樣是侍郎的李玥一同參加!十五歲女娃和九歲女娃同朝為官,簡直是大唐一大奇觀!群臣按照品級站立整齊。立馬就有一名御史站出來,毫不客氣,直指武媚娘。「陛下,微臣再次懇求罷免武媚娘侍郎一職!」
….
「武媚娘僅僅九歲,太過年幼,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侍郎!」
「罷免武媚娘乃是民意!」
「陛下,如今天下百姓以及番邦諸國接在笑話我大唐無人!」
「臣附議!」
「臣附議!」
李世民看著大殿上以及殿外跪下的一群人,整個人都有些頭大!從一個月前,他
下旨任命武媚娘為侍郎開始,這些官員便開始每日上奏,呈上來的奏章裡面有一大半都是要他罷免武媚孃的。現在李世民是看到這些奏章就頭疼!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李世民的耳邊響起。【這些人是有毛病吧?每日早朝都要搬出來說一遍?你們這是在刷經驗?還是刷存在感?】【明面上看這些參奏的人都是為了大唐江山、顏面考慮,其實還不是為了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別以為咱不知道,這些人都是世家門閥子弟!】【他們現在意識到了造紙坊、印刷坊對他們的影響,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毀掉造紙坊、印刷坊!】【但很可惜,你們這些人的陰謀是不可能得逞的了!】【媚娘埋頭苦幹這一個月,沒有理會你們,以為是怕你們麼?不,她就是為了此刻狠狠的抽你們一巴掌!】.....沒錯,這就是李祐的心聲!李世民聞言朝著那些跪下的官員望去,很快就確定這些參奏人當中全部都是出自世家門閥!嘖嘖,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一個不少,全部都能找到!果然都是忠君愛國的世家子弟,帝國基石啊!也對,造紙坊、印刷坊的出現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世家門閥的知識、書籍壟斷!特別是在武媚娘入主造紙、印刷二司以來,不僅大大提高造紙、印刷的產量,讓打破壟斷的速度加快,這自然就成為了世家門閥的眼中釘肉中刺!而這些人又不敢直接對武媚娘和二司下手,畢竟這後面站著的是朕和祐兒!所以這些世家門閥便接著武媚娘太過年幼為理,一步步摧毀二司!真是其心可誅!對世家越發失望!李世民有些擔心武媚娘,畢竟這個女娃僅僅九歲,面對這樣的場景,很可能應付不來。然而....當李世民看到武媚孃的時候,卻發現這武媚娘神色平靜,頗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的氣勢!這讓李世民頗為詫異,不過內心對武媚娘多了幾分欣賞!對於這些官員的參奏,李世民早就有了應對之法,那就是呵斥一番,讓他們退下就是。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當李世民打算呵斥的時候。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敢在這個時候發言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所有人皆朝著這人望去,立馬認出這人乃是孔穎達!孔穎達,字衝遠,冀州衡水人,那是大唐經學家、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孫。少年勤奮好學,師從大儒劉焯,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朝大業初年,選為「明經」進士,授河內郡博士,候補太學助教。唐朝建立後,成為秦王府學士。貞觀年間,歷任國子博士、給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騎常侍,參與修訂五禮,編纂《隋書》。如今擔任授國子祭酒、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受封曲阜縣公,同時也是崇文館院長。可以說孔穎達乃是士林當中絕對的大佬人物,論官職或許不是最高的,但論威望無人能及!畢竟人家是孔子後人,文武百官敬畏,就連李世民也是禮待有加!然而孔穎達卻是和諸多腐儒一樣,迂腐頑固!任何違背禮數的事情,他都是堅決反對!朝堂上,那些參奏武媚孃的官員,看到孔穎達站了出來,一個個暗自激動!甚至是小聲議論起來。「陛下如此偏袒五皇子和武媚娘,孔祭酒終於是看不下去了!」
….
「孔祭酒乃是孔子後人,他怎麼可能容忍一位九歲女娃子入朝為官!」
「陛下可以呵斥我們,但絕對不會呵斥孔祭酒!」
「看來這次罷免武媚娘有望啊!」
這些官員都期待接下來孔穎達的發言。而李世民在看到孔穎達出來後,臉色一下就陰沉下來。如果是張玄素、李鋼兩人,李世民還有把握說服,但這孔穎達比這兩人還要迂腐頑固,根本不可能說動!以李世民對孔穎達的瞭解,這老傢伙多半也是和那些官員一樣是讓李世民罷免武媚娘!如果真是這樣,李世民還真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一時間,李世民內心很是糾結
,開始瘋狂思考如何應對!朝堂當中。江夏郡王李道宗、河間郡王李孝恭湊在一堆討論起來。「這下麻煩了,孔穎達可不是好對付的主,我擔心那些傢伙不僅要將武媚娘給罷免了,還要將你女兒也一起罷免了!」
河間郡王李孝恭擔憂道。「他們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