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杜如晦起身說道。

「克明,是時候你與朕如此生分了,有事直接說!」李世民擺擺手道。

「陛下,臣想說的是五皇子管的東西是不是多了些?」杜如晦說道:「五皇子被任命為天策上將、尚書令、禮部尚書、鴻臚寺卿、左武衛大將軍

、燕王還都督幽、易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其他皇子加起來的權利都沒有五皇子大,陛下是否考慮....」

李世民搖搖頭,「不用考慮,在朕看來這些根本不多,比朕當年差遠了,當年朕還時常帶兵打仗、攻城略地呢!也沒見太上皇說啥、文武百官說啥啊!」

僅僅這一句話,李世民便將杜如晦給回懟了回去。

不知道為何,自從李祐日記副本看多了之後,李世民發現自己懟人的能力也強了很多!

這裡面有對事物掌握在手的底氣!也有邏輯上啟發!讓李世民能夠更加客觀辯證的看清事物。

「陛下...」杜如晦還想再勸說,但是被房玄齡拉住。

「玄齡!」

「臣在。」

「你等會讓中書省擬旨,天策府增加造紙司、印刷司、製鹽司,三司管理天下造紙、印刷、製鹽事務,普通官員由工部推薦,吏部稽核安排,主要官員由李祐自己任命,在吏部備案即可!」

聞言,房玄齡、杜如晦皆是一驚!

天策府的權利分擔沒有因為杜如晦剛剛的進言而有所壓縮,居然又大了幾分。

這造紙、印刷還好說,可這製鹽乃是江山命脈之一!

如此一來,李祐即便不是太子,但權利早已超越太子!即便是和當初陛下還是秦王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讓房玄齡也有些擔心起來,「陛下,如今五皇子殿下手中權利幾乎涵蓋大半個朝廷,這是不是太過於集中了?若是日後新立了太子,這天策府和東宮之間....」

房玄齡沒有把話說完,但在場的所有人明白他要說些什麼。

天策府權利過大,一定會威脅到東宮,甚至是將東宮按在地上摩擦。

未來說不定還會發生一次玄武門之變!

「陛下,像左武衛大將軍、禮部尚書、鴻臚寺卿這些職位,五皇子基本都是掛職,不如將這些職務撤掉,讓五皇子專心處理天策府的事情就可以了!」

房玄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去掉多餘的官職,留下天策上將、尚書令這兩個最重要的官職。

一方面能夠遏制李祐勢力過大,一方面也的確減輕李祐的負擔,能夠專心完成製鹽等事務。

房玄齡的想法是好的,他完全是站在了李世民的角度在考慮問題。

對此,李世民也很能理解。

….

然而...

房玄齡根本不知道,李世民擁有李祐日子副本,他可以知道李祐寫的日記,還可以聽到李祐的心聲。

雖然李祐內心無數次吐槽李世民,並且往往嘴下不留人,但這小子從來沒有想要造反!

嗯,那首造反的詩應該是個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