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讓他們好好嚐嚐我大唐酷刑!(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啊!陛下這是認真的!
原本房玄齡、杜如晦都認為這只是陛下的一時氣話!
但現在看來,這哪裡是什麼氣話,分明是要把東瀛人往死裡整!
關鍵是天策上將對此似乎也是持贊同態度。
這父子兩個是瘋了麼!
房玄齡趕緊站出來勸道:「陛下,萬萬不可啊!這東瀛遣唐使團是東瀛國天皇派出的,我們若是如此折磨東瀛遣唐使要是被東瀛天皇知道了,難免會讓兩個產生嫌隙!」
「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戰爭!」
杜如晦也趕緊說道:「此事臣以為還需要重新商議,東瀛人所為的確可惡,但將他們折磨致死,是不是太過狠辣,有損我大唐威名!」
李祐站在一邊,嘴角微微上揚。
馬周、辛啟珍兩人則是一臉興奮,他們已經聽出了陛下的意思!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讓東瀛人生不如死!
這樣分析的話,他們兩個根本不用擔心被罷官了!而且還將無比穩固!
馬周、辛啟珍是真真切切感受到過東瀛人是何等囂張的,所以對於陛下提出要讓東瀛人每天經歷一種刑罰他們兩個是舉雙手贊同。
【擔心和東瀛交惡?區區處於奴隸社會的東瀛島國,戰力值可以說低的可憐!】
【就算是現在將所有犯事的東瀛人全部折磨致死,東瀛天皇不僅不敢憤怒,而且多半還要請求降罪!】
【這東瀛人骨子裡就是有奴性的,你越是將他揍得越狠越慘,他就越怕你,反之,他就會蹬鼻子上臉!】
【不要有任何顧忌,李二勇敢向前衝!讓東瀛人知道大唐的威嚴!千萬不要慫啊!】
聽著李祐慫恿式的心聲,李世民內心越發堅定和大膽!
當他想起因為自己的一時心軟,讓後世百姓、國家遭受莫大災難的時候,李世民無比堅定的說道:「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先是東瀛人在我大唐殺人女幹Yin,這些東瀛卻不知悔改,既然如此囂張跋扈,那就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只有這樣他們才知道什麼叫謙卑、恭順!」
「區區東瀛小國,何懼之有,他們若是之後變得老實一些還好,要是膽敢有不臣之心,那便將這東瀛從地圖上抹去!」
李世民立於龍椅前面,言語霸氣無比!
李祐見狀,內心感嘆不已。
【臥槽!這才是千古一帝啊!】
【霸氣側漏!差點都被圈粉了!】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房玄齡、杜如晦雖然被李世民的王霸之氣所震懾,但還是保持著頭腦清醒,趕緊勸說道:「陛下,這樣做真的不行啊!如此折磨東瀛遣唐使,並對東瀛人採取嚴苛的管理之法,除了東瀛國會心生不滿外,其他的邦交諸國怕是也會生疑,不利於我大唐和周圍的番邦諸國交流!」
「陛下!您看不如這樣,我們斬殺幾個帶頭鬧事的東瀛人,如此也可以好好震懾一下東瀛,然後將東瀛遣唐大使好好訓斥一番,如此也彰顯了我大唐天國威嚴,事情也不會弄到絲毫沒有餘地的地步。」…
房玄齡、杜如晦作為朝廷重臣,眼光、格局已經是此時大唐最高、最大的人了,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後世的事情,所以依舊被侷限住了。
用李祐的話來說,那就是房玄齡、杜如晦的眼光低了,格局小了啊!
但總的來說,他們兩人也是為了大唐考慮。
和房玄齡、杜如晦兩人不同,李世民能夠觀看李祐日記副本和傾聽李祐心聲,日記當中記載了很多後世發生的事情,再結合李祐的心聲,讓李世民清楚的
認識到了,就在大唐東邊海域中的島國東瀛,未來將會為大唐乃至華夏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所以李世民很清楚,這一次不能聽房玄齡、杜如晦的,而是要快到斬亂麻,對東瀛人進行史上最嚴苛的管理!
只有將東瀛打服、打怕,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才能無愧於後世!
不過他理解的這些沒辦法跟房玄齡、杜如晦二人解釋,因此只能拿出皇帝的威嚴,強行拒絕。
「兩位愛卿的擔憂,朕自然是知道的,不過朕再強調一遍,對於東瀛的管理必須按照朕剛剛所說的一切處理,不能有半分懈怠!」
「祐兒,如今你掌管鴻臚寺和禮部,具體如何執行由你來安排,若是人手不夠,朕允許你直接呼叫左武衛大軍!」
李世民不容置疑的下達旨意。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無奈退下,跟隨李世民多年,他們此刻已經明白,陛下心意已決,不管他們如何勸說都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