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多投資公司對MY共享出行虎視眈眈的時候,李羽也在準備融資的事情。

“我準備把所有實體相關的業務全部剝離出去,包括生產基地、運營公司等,MY共享出行公司僅僅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平臺去融資……”

“另外,前期預付的生產定金,全部計算為集團公司的暫借款,後期的運營資金全部對外融資。”

李羽心裡清楚,現在的MY共享出行因為搶佔了先機,才能獨霸市場,但是等明年,國內的產能釋放出來,大資本湧入之後,共享出行很可能就是下一個網約車市場。

看看樀樀、快樀和Uber三家現在打出豬腦子就知道了。

這個行業根本就沒有最終勝利者,反倒是圍繞著共享出行的上游生產廠商和下游app平臺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所以,李羽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白嫖投資人的錢,然後賺上游生產車輛的利潤,以及下游app的流量。

聽完李羽的全盤計劃,陳季華等一眾高管再次被自家老闆的腹黑給震驚到了!

按照李羽的做法,MY共享出行公司完全成了空殼公司,除了前期2000萬的研發投入,公司還有什麼?

哦,也不對,還有共享出行的概念……

另外,還有一個幾十億的未完成訂單。

只不過這筆訂單背後是一筆二十多億的借款和幾十億的應付款……

李羽就用這樣的一個殼公司忽悠投資人投錢,然後用融資的錢去完成那份價值幾十億的訂單,用投資人的錢去搶佔市場!

這個……

“李總,如果我們一分錢都不投入,MY共享出行公司最起碼要融資八十億元,這樣一來我們的話語權會不會太小了?”

摸魚集團8家網際網路公司才融資了60億,現在一家剛成立的子公司忽然要融資80億,想想都有點害怕……

陳季華顯然還是對李羽的腹黑認識不夠透徹,或者說,他還沒能完全理解共享出行這塊市場對投資公司的吸引力。

“80億肯定不夠,上百座城市的運營,還有公司生產基地的產能釋放,最起碼要90億才能。”

“至於話語權,你完全不用擔心,我只準備讓出30%的股份,他們還干預不到公司的決策……”

說到股份的事情,李羽都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

這一波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他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就算風投機構不願意做冤大頭,樀樀和快樀這兩個冤家對頭也會捏著鼻子參與進來。

只要有人忍不住,其他投資機構也就無法鐵板一塊了……

陳季華認真消化著李羽話裡的意思,半晌,他感覺自己引以為傲的計算能力都不夠用了。

讓出30%的股份,就要拿到90億的融資?

那豈不是說公司投入2000萬的新專案,轉眼就要變成估值300億的巨無霸了??

300億啊!

經歷了幾輪融資,和快樀、Uber都打出腦漿子的樀樀,現在也才這個估值吧?

傾盡了整個摸魚集團流量扶持的摸魚商城,累死累活這麼久,估值也才143億啊!

這一刀,割的是不是有點狠啊?

雖然是自家公司,估值自然是越高越好,但是,陳季華髮自內心的有點可憐那幫投資公司了……

李總,這是要一戰成名啊!

陳季華百分百相信,這筆融資若真被李總談成了,絕對會成為世界級的成功商業案例,會成為世界頂級院校商學院拿來學習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