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糖人影視的蔡總想見自己,李羽有些奇怪。

“我們和糖人影視有合作嗎?”

“有一些,糖人影視公司有一些不錯的影視資源,比如《仙劍奇俠傳》,我前段時間和他們談影片播放權授權,不過因為價格問題一直沒談攏……”

《仙劍》的名氣太大,蔡老闆獅子大開口,張口就是500萬!

一部電視劇,又不是網路獨播,還是n年前的電視劇了,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蘇曉的心理預期。

從這裡也能看到私人企業版權採購和電視臺版權採購的區別。

對電視臺來說,差不多就行了,幾十上百部各種片子,打包就甩賣了……

但是糖人影視這種私人企業就不同了,他們手裡的資源,別人想要買,那就要做好大出血的準備。

不過,購買網路播放權只是小事,就算是幾百萬的生意,蔡老闆也沒必要親自找李羽談。

既然如此,那就是別的事情了……

“你覺得,她找我是想談什麼?”

蘇曉想了想,然後有些不確定道:

“我估計,可能是電視劇投資的事情。

他們前段時間有個《步步驚心》的清宮劇專案,因為不想和我們甄嬛傳撞車就暫停了,現在估計是看到我們能賺錢,於是想重啟專案……”

“《步步驚心》啊……”,李羽有點印象了。

當初他炒作甄嬛傳的時候,糖人影視也跟著自己炒作了一番,只是後來忽然就沒聲音了……

娛樂圈的影視公司一直就是這樣,創新的事情沒人幹,但是賺錢的專案就是一窩蜂。

最典型的就是k戰神劇,因為電視臺每年都有采購任務,導致這類題材雖然很難賺大錢,但是保本小賺還是可以的,所以這種電視劇就成了永恆的主題。

同樣的,看到甄嬛傳能賺錢,糖人影視想跟風,完全屬於影視公司的常規操作了……

換位思考一下,李羽也猜到了蔡老闆的想法。

既然投資甄嬛傳成功了,那麼李羽對這個型別的專案肯定情有獨鍾,這時候找李羽這個冤大頭拉投資,成功率絕對不低!

李羽猜的一點沒錯,蔡老闆就是這麼想的。

只不過蔡老闆最開始並沒有想到找李羽拉投資,而是聯絡了幾個以前的合作伙伴。

只是很可惜,那幫人知道南湖衛視已經啟動了同型別的《宮鎖心玉》,現在《甄嬛傳》還沒播出,結果還有不確定性。

現在這個情況,貿然投資一部幾千萬的電視劇,風險有點大啊……

最後的結果就是,蔡老闆忙活了一圈,嘴皮子都磨破了,只拉到1000萬投資。

《步步驚心》計劃投資6000萬,結果還差5000萬!

蔡老闆被投資人這麼一搞,自己也沒信心了。

原本她還想投3000萬的,現在也只敢投2000萬了……

蔡老闆的投資邏輯是這樣的:投資2000萬,就算虧也虧不了多少,只要把自家的藝人捧紅了,虧的錢都能賺回來!

不得不說,蔡老闆借別人的錢,生自己蛋的想法很好,可惜,這年頭,投資人的錢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最後,還是公司某個高管提了一嘴,說既然李羽投資甄嬛傳賺錢了,肯定對清宮劇感興趣,可以試試。

於是就有了蔡老闆給蘇曉打電話的故事……

為了拉投資,蔡老闆還是很拼的,全國到處飛,這一次也不例外。

她不但自己來了,還把女主角也帶了過來。

和蔡老闆見面的地方依然是在公司,在自己的主場,談判自帶地理優勢。

對於投資《步步驚心》,李羽的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