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子監身為西宋最高學府,並非是任何人都可以讀,也並非是一定要成績好的能進去讀。

來這裡讀書的,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官生,一類是民生。

官生則是各級官員的子弟,又叫勳戚習讀。

民生則是由地方官員保送的民間俊秀。

而民生又包括舉監和貢監。

類似於杜昌文這種的,雖然也中了舉人,可因成績不好,並未被青州府推薦,所以,他要入國子監,須得等參加了今年的會試才可。

辦了手續,還要繳絹布三匹,才可以進國子監讀書。

不過,國子監有分班制度,進去之後,要進行考試,來劃分去哪個班讀書。

國子監總共設了六個堂,分別為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

入國子監六堂,不分年齡,只以入監的成績來定分班。

成績不好的,進廣業堂,正義堂,和修道堂。

中等成績進誠心堂和崇志堂。

率性堂是國子監最高年級,學期一年,以積分制來確定是否畢業。

和他一起考試的,有好幾個學生,都是要入國子監外地所推薦來的舉人。

傅九還見到了一個熟人,正是那青州府的謝鶴。

謝鶴在青州府拿了府試第二名,讓一直期待他的人都大失所望。

同時傅九這一匹黑馬持懷疑態度。

閉館那天,鴻運樓前,可是不少人聽到太傅大人說,傅九是他的兒子呢!

有這麼個關係在,傅九不拿解元第一,也不正常了。

“傅兄,你來的早!”謝鶴見了他,倒是十分的友好。

“謝兄。”傅九拱手。

“這次考試的五個人,有三個是我們青州府的,這位是張華清,你們應該見過的。”

傅九看向張華清,雖非第一次見,可那都是在人群中,並不能說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