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駐地的導演帳篷內。

包括電視劇《新聊齋》導演吳景源在內的一應港臺班底主創團隊,此刻大多圍坐在小太陽面前,帳篷裡煙霧繚繞,迴盪著一支歌曲。

眾人評判曲子挺不錯,但吳導眉頭鎖著,對於這一版,他談不上滿意。

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月餘前拍攝《小翠》這部單元劇時,就曾上演過。

為的就是共同稽核《新聊齋》片頭曲這件事兒。

這件事兒的進度,目前看來不容樂觀。這劇組已經進入到全劇第三個單元劇的拍攝了,關於片頭曲還未定下來,這讓吳景源有些煩躁。

對於坐著抽菸的吳景源而言,《新聊齋》是自己進入內地影視市場同蔡老闆合作的第一部劇,他是上了心思的,要憑此在內地市場上站穩腳跟。

而作為觀眾對一部劇初印象的片頭曲,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為此,在《新聊齋》這個專案成立之後,他就陸續動用了不少往昔港臺影視劇作曲人的人脈,讓他們為自己與蔡老闆合作的第一部內地劇畫龍點睛。

可是,從發過來的各個版本來看,冥冥中總感覺是差了那麼一絲說不上來的感覺。

沒有體現“聊齋”二字的韻味兒。

在主創團隊坐在小太陽四周默然之際,這時,身邊的對講裡傳聲道:“吳導,《小倩》演員組的林意過來了,說是要見見你。”

“知道了,他找我有什麼事?”吳景源拿起身邊的導演對講,疑惑道,沒等回答,又道:“我出來看看。”

吳景源將菸頭往地上一摁,踩了踩,站起了身。

掀開帳篷,一陣煙霧從裡飄出。

不遠處的林意一瞅,見到的是這樣一番場景:吳導演踏步而出,周身伴生煙霧在蒸騰。

要是這會兒拿著攝影機拍下來,應該很適合作為“飄飄欲仙”的出場畫面吧。

心裡惡趣味著,林意踏步上前道:“吳導,我可是來履行約定了。”

約定?

吳景源心裡挺突兀,有什麼約定是他所不知道的?

“這是我為《新聊齋》嘗試所作的片頭曲,吳導要不嘗試聽聽看?”

林意從口袋裡掏出儲藏著數字音訊的MP3。

聽聞這話,吳景源回憶起來了:

當時,在唐人公司走廊的藝人海報下,自己好像是與這位年輕的編劇兼演員有笑言:若是在其進組拍攝前沒有找到合適片頭曲,那就來嘗試他屆時所帶來的片頭曲。

那時,自己以為就是笑言,轉身離開後,就未怎麼放在心上。

現在一看這狀況,這年輕人是來真的了?倒是聽說這位年輕人在後海是出了一首新歌,是有那麼點兒才華。

只是人的精力有限,這嘴角青澀的年輕人,能表演能編劇也就罷了,怎麼的?還能作曲?

不過,身為導演,措手不及這樣的表現是要不得的,定了定心後,想著畢竟是《小倩》故事的創意提供人,吳景源就從林意手裡接過MP3,嘴上卻是笑道:“話說前頭,在你來之前,我們剛剛可是才斃掉一支片頭曲。哪怕你是劇組裡面的人,也不能有特例。”

在這零三年冬,儘管內地影視市場繁榮勢頭漸起,但港島來的導演,還是有一股傲氣的。你可以說這是對內地傲氣,不會人情世故,但這種行事態度,合拍出來的卻往往“好劇出好曲”。

林意聞言點頭,表示贊同。

本就沒有強買強賣的道理。

不過,他一點也不擔憂自己帶來的片頭曲會被拒絕,除非港島的麥大仙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