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音樂工作室,在音樂圈一定是聞名遐邇的。

儘管林意在音樂圈的活動寥寥無幾,各地音樂會和演唱會也從沒有過,但他近兩年發出來的音樂作品是很頻繁。

因此,在元旦當日上午,當以工作室名義釋出出《鼓樓》和《燕京燕京》兩首歌的時候,粉絲們對於林意釋出出的兩首歌是驚喜, 但決不是驚訝。

兩首歌這次因為是免費釋出的緣故,在往昔一眾粉絲累積的情況之下,所以在一經發布後,是迎來大量的免費點選。

某網咖裡。

打著魔獸的一小哥螢幕下方彈跳出一個彈框:林意新歌。

對於不少遊戲上頭的老網咖而言,對於這樣的彈框,是手速極快的關掉, 然後繼續全心致志的投入到螢幕的遊戲中。

不過, 對於林意的粉絲而言,卻是可以因這彈框而暫時抵擋住來自於遊戲的誘惑。

循著彈窗點進去一看,是關於《鼓樓》的影片MV。

影片開始。

是一方酒館。

若是後海熟客,一眼就認出這是當年林意經常駐唱的洞窟酒吧;而若是酒吧常客,會發現場景就是駐唱臺的大屏。

就見這屏中屏裡,一股畫沙的鼓樓正在慢慢成形。

當整個鼓樓在螢幕上漸漸成形的時候,是以畫中畫的形式進入到鼓樓實景之前。

以遊客的視角。

沿著鼓樓攀登而上,無論是磚瓦壘砌的邊緣,還是棕紅色的欄杆紋路,都是在MV裡開始針毫畢現。

直到登上頂樓,瞭望裡,面前是筆直一條中軸線往城市縱深裡延伸著。

畫面逐而轉向為航拍,熙攘的車流,在鼓樓周遭分流而過。

從鼓樓到洞窟酒吧,熟系的公交,夜幕下的燈光,披星戴月的駐唱人, 巷道里的搖扇,直到洞窟酒吧裡林意的演唱......關於一座城市的日常,在這首歌裡緩緩的呈現。

看完這首MV後, 下面的標題推薦就是《燕京燕京》這首歌。

點選一觀,就是與《鼓樓》截然不同的民謠式開頭。

電子聲音裡,是這座城市高低錯落、正處於修建狀態的大樓。夕陽下,吊塔在大樓間轉動著,一股屬於城市的茫然感油然而生。

霓虹閃爍的地鐵口,揹著吉他的林意走出,路邊的車亮著紅色的尾燈不斷呼嘯而過,他沿著人行步道,一步步的走著,額角的汗珠在霓虹燈光下折射出光線裡的斑斕。文藝青年嘛,有著豐富經驗的林意,很會把握這種氛圍。

走過路邊之後,接下來的畫面,是大段大段的城市街道景象。

當時為了拍攝這一段,林意是帶著唐人的攝影師坐著老師傅的計程車,在地圖上的城市主幹道是轉悠了一遍。

整個《燕京燕京》這首歌,基本都是以夜色和初晨的兩個時間點在拍攝這座城市。

夜色的下班、早晨的上班景象, 都在這支MV裡是呈現了出來。

兩首歌的MV看下來,觀眾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這座城市有了點認知......

京城一方院子裡。

某領導聽著孫女播放出來的音樂,滿意的點了點頭。

回想起當時看到林意這位年輕人時自己一句關於“給第二姑娘也寫點歌描述描述”的提議,他提了這麼一嘴之後,也就放在了腦後。當然,偶爾聽到《成都》這首民謠的時候,也會浮現出關於腳下這座城市也應該有點代表性的歌。

現在,這樣的一個願景在一位年輕人的手裡是實現了,還一下是出現了倆。

聽旋律和歌詞,都不錯。這兩首歌要論出個高低,還真難抉擇,但是從自身偏好來看,他還是偏向於《鼓樓》這一首。

沒說的,既然那位年輕人已經完成了命題作文,他這邊,也有意識的學起山城的作業,開始動用輿論機器,以當下呈現出大火趨勢的兩首歌為媒體,對外搞起了旅遊文化月的宣傳活動。

藉助著這股態勢,一夜之間,兩首歌是迴盪在整座四九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尤其在後海,以MV中拍攝點洞窟酒吧為原點,什剎河兩岸成群的流浪歌手和駐唱歌手們各自抱著吉他,盡情的唱著兩首歌。

無可比擬的,在這新年伊始的日子裡,這《鼓樓》和《燕京燕京》兩首歌,成為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旋律......

集結號劇組,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