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亦是報道:“首播達到3.8%,最高4.6%,遊戲改編而來的仙劍究竟有何魔力?儼然已經看到這部仙俠劇引燃暑期的勢頭......”

在收視率見諸報端的時候,圈子裡是一片震驚臉。

衛視臺首播就3.8%啊,這可是以全國為基數的統計口徑的!

這樣的資料擺出來後,不少衛視就感覺,當初報價時,蘇大強豪氣甩手砸錢購下這部劇,買賣沒做虧。

林意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收視數字的時候,卻並不感到有多少的驚訝。

因為他知道,即便在另一個時空裡,《仙劍》頂著被上頭“控制遊戲改編劇播映數量”的制裁下,在地方臺依舊可以整出破十的收視率。儘管地方臺與衛視臺統計口徑不一樣,往往是會偏高,但能在上面制裁下做到收視、輿論兩不誤,已經是一個傳奇。

孫濘一張張報紙翻過去,又在網上不斷的瀏覽著訊息,臉上笑哈哈的道:“林哥,這一下,可是全國都知李逍遙了!一夜之間,你的同名貼吧裡,是暴漲了五萬女粉!”

貼吧裡的粉絲上漲,只是仙劍首播全國聞名的一個縮影。

如果說,之前林意是國內男星裡一個小有名氣、能寫文編曲的小生,那麼現在,就是名聲大噪。

林意抿了抿嘴,站到窗戶之前,身處高處看著這繁華城市,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已經是踏上了偶像這一條路......

有了第一天首播之後的品牌效應。

第二晚,更多人是聚集在了電視之前。

例如。

在荔城。

街角一個小賣部的店裡,如同過年時般的嘰喳熱鬧。

附近鄰居幾個下課的孩子,嘴裡舔著雪糕,眼睛是在蹭著電視。在校園裡,仙劍已經是在同學們之間形成很是火熱的話題。

千家萬戶裡。

很多暑期補完課的初高中學生黨回到家後,鋪開本子就開始刷刷寫,正確與否已經不太重要,關鍵是有著期待的電視劇在刺激著。

轉播完聯播新聞之後,蘇省衛視準點兒放起了《仙劍》的前情提要。

看到預告後,唰,學生黨祭出看劇神器:辣條。

邊期待的等著新內容,邊聞著從袋子裡飄出來的甜辣味道。不過,等到幾年後隨著一檔名為315晚會的曝光,這些辣條零嘴長大的孩子就會愕然發現:手裡的辣條不香了。但是等晚會過去、輿論消失,一段時日後,辣條又重新回到手掌之間。

而在都市裡。

下班族的合租房內。

幾個都市年輕人,集聚在電視之前。

看著前情提要,延續著昨晚的話題,四位來自於五湖四海的年輕人正在發表著觀點:

“這個酒劍仙和李逍遙之前不是去過南詔國麼,怎麼現在酒劍仙認識李逍遙,但李逍遙卻不認識酒劍仙呢?”

“在南詔的時候,靈兒那時候還是個孩童,是不是說明那是李逍遙回到了過去?這樣就可以解釋了。”

“誒!有道理,不管是在南詔還是此刻,李逍遙都沒有變化的。”

“說實話,酒劍仙那個凌空大鵬展翅的造型,我是相當可的。”

“嗯哼,要開始了!”

頓時的,討論停止,只有薯片和鴨掌的啃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