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媽謝巧琴的這個疑惑,林意沒法去解釋。

這源於原時空自己在上學時期的一個喜好,那時他最喜歡買香飄飄的袋裝固體奶茶帶回宿舍當作零食,不做衝飲用,而是在嘴裡淡出鳥時撕開倒在嘴裡,感受著一下子濃烈而馥郁的奶茶香味。在幹吃了那麼多袋固體奶茶的某一天,看到朋友圈突然流行起曬圖手工自制後,他也曾就動過手,因此記憶頗深刻。

此刻,就在在謝巧琴的注視下,林意寫下了三張配方紙,然後拿起來說道:“就先這三個吧,咱們奶茶店開門接客後,先主打這三個口味。”

謝巧琴拿起來瞅了瞅,挺疑惑:“這上面只有原料,但是加多少你這沒有量化指標?”

聞言,林意心裡吐槽,自己要是能記得每樣原料加多少,那不就是最強大腦了?

所以攤手,只能道:“這個呢,得靠您摸索調和出味道來。”

只是,謝巧琴看這著上面又是紅薯又是芋頭的,這攪拌到一起是啥子味道,所以挺疑惑:“這能好喝?人家願意買賬?”

林意肯定的點了點頭:“噱頭越多,年輕人越買賬,咱們真材實料。到時候咱們要把紅薯香芋草莓醬這些東西擺在玻璃裡,讓他們可以明目看到!等這樣的手衝奶茶做起來後,咱們也在門店裡擺上固體開水衝飲的便捷式杯裝奶茶!”

固體開水衝飲杯裝的便利式奶茶,還要等接下來解決各種奶精、麥芽糖精等粉末配比後再說。這個也急不來,飯一口口的吃嘛,先把首個店鋪給做起來,問題邊做邊發現邊解決,打下一個據點!

謝巧琴寶貝式的將桌上三張紙收了起來,然後突然想起啥似的問道:“那咋這樣一杯,得賣多少錢合適?我看街客一杯賣五塊錢。”

她考察過市場,根據地段的不同,奶茶價格各不一樣。但這五塊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在隔壁早餐店可以吃一碗豆腐腦、一碗小籠的。

林意想了想:“咱們就做兩種,中杯五塊,大杯八塊!”

謝巧琴又產生一個疑惑:“中杯,大杯,那小杯呢?大杯得多大?”

林意答道:“市面上常見的那種杯體,算中杯,大杯大概是它的一倍半。至於小杯,就是咱們往後要推出的杯裝固體奶茶!”

謝巧琴點了點頭,嘴上盤算道:“紅薯、芋頭這些批發購進成本倒便宜,這玩意兒都能到咱們南湖去收。今後真要做起來了,就讓你爸將廠子轉業成食品加工廠。但就是這草莓醬的成本,好像不太好去控制......”

在家裡,她就是搞財務流水,兵馬未動預算先行,是貫徹在她整個來滬前的始終。現在臨到要開業沒多久了,謝巧琴是不可避免的擔憂起開店後的成本和利潤問題。

林意轉身到房裡,拿出一張銀行卡出來:“用這上面的錢,在沒做起來之前,老媽您出人力,錢上面我想先靠自己。”

眼下自己的存款餘額應該就剩下不到四萬塊。

這個數字餘額,其實得感謝家裡,自打將老媽拐過來後,門店裝置、原材料費這些,可一直沒消耗卡上的數字。當然,也得感謝此刻的時代,兜裡揣著幾萬塊就敢於在滬都啟動創業大計。

但臨回校前,林意還是想先依靠自己的財力。倒不是家裡折騰不起,好歹廠棚流水線上也是每天近千個盜版MP3上下的。但男人嘛,誰還沒有一個白手起家說出去可以吹噓的夢想呢?

............

凡事都有代價的。

林意在面前繪出一張奶茶事業藍圖後的第二天。

在廚房間忙裡忙出了一陣的謝巧琴端著兩個大號玻璃杯出來:“來,你倆嚐嚐,味道怎麼樣?”

這兩個顏色各異的大號玻璃杯裡面,是她按照林意給的配方紙整出的香芋奶茶系列。

身為助理的孫濘,也跑不掉。

接下來的幾天,在林意收拾行李準備返京的這些日子裡,謝巧琴儼然是把搞出香芋系列奶茶的最佳配比當作最重要的事。

林意也做幫手,大小不同型號的鋼勺是準備了一整套,兩人是以勺子大小為計量單位,不斷調整著杯子裡的芋泥、紅薯泥、草莓醬、奶精、麥芽糖等等原料的配比。

只是林意也明顯感覺自己上廁所的次數都變得了頻繁......

拖到廣院春學期報道前一天的林意,拎起行李,一路北上。

二月底的京城天氣,依舊冷得像死狗。

好處是,這裡室內遍地有暖氣,這時候住校,還能趕上集體供暖的尾巴。

“咣乓!”

林意氣喘吁吁拎著行李爬到六樓,一把推3614的寢室房門。

不算上自己,五個室友已經來了仨,另兩個不用管,京城土著,想什麼時候來就時候來,反正就一趟公交車的事兒

“呀!林哥,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