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已非當年少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海,一條承載了諸多老炮兒的地界。
選擇這裡作為撈金的地界,林意是做過深思熟慮的。
遍觀自己手上能打的牌面,除了一些尚未可及、需要提前佈局的資訊手段外,想要在悠然法則下搞到錢,自然就需要“揚所長,避其短”。
這自己短缺的,自然是在商業世界裡縱橫捭闔的財務知識;而所擅長的優勢,卻是腦子裡飽含著這個時空缺失和尚未映現的精神食糧,眾多環繞在耳畔的音樂作品就是其中一類。
例如,在《當代歌壇》裡,就不見灣島的周天王身影,那麼,自己不就可以補上這個缺麼?
而此時沒有變味、依舊有生活氣息的後海,一定是國內音樂孕育的溫潤土壤。
有基於此。
所以,在這讓人兩耳通紅的天氣裡,林意才會在此刻喘著白氣的來到這裡。
站在銀澱橋上,雙手撐在漢白玉欄杆,可以看著不遠處有大片人群在已經凍得嚴實的冰面上往來玩耍。既有腳踩冰刃在冰面上翩翩起舞,也有HD學步的亦步亦趨,尚未掌握此間平衡的小娃,則是坐在冰車上嘻哈遊玩。
小販也騎著這種民間版冰車,插著糖葫蘆草把,遊曳在人群之間。更有遊客為了縮短兩岸邊的行進距離,直接涉足到冰面上亦步亦趨著......看著冰面上把冰車玩成碰碰車的大人或小孩,林意心裡浮現出這麼一句話:年代會造成隔閡,但有些快樂是共通的。
空氣裡,依稀有彈唱聲傳來。
林意一眼瞅過去,就見冰面兩岸的槐柳樹下,有著不少年輕人,胸前配置幾乎無差別,都單掛著一把“流浪之友”:吉他。
不過在裝束上,按照各自審美,千奇百怪:有的模仿爵士,留著飄飄長髮,冷風裡迎風飄蕩;有的模仿已經國內聞名的唐朝樂隊,下巴微昂,踩在音響上搖頭晃腦;有的耍酷,掛著電吉他,非重金屬風格不彈唱,遊人經過,直感覺耳鳴陣陣......
不知道能不能在後海撞見“二趙”、宋胖子……扶著欄杆,看著陽光照射下如同水種玻璃的波光凌凌冰面、兩畔追逐音樂夢想的流浪歌手、以及耳畔激盪而來的旋律,林意心裡又忽然期待起來:
這個時節,這些尚未成名、也尚未跌落紅塵的民謠歌手,應該還在後海某個犄角里苟著,彈著少人問津的歌謠吧?自己應該去打個照面的。
也不對。
這些日子裡,娛樂小報上也就聽到高老師的故事在廣為流傳。說不定,那些在尚未成為老炮的後海選手們,會如同周天王一般不存於此。
而這,也是林意一定要來後海的一大原因:他要確認,那些在千禧年開始嶄露出頭角的後海選手們,是否在此。若不在,嘿嘿,那不好意思,我是百萬歌曲達人的事情,不裝了,我攤牌了......
下了橋,漫步後海沿岸。
這裡已經初現後來琳琅滿目的風采,只是這會兒還到夜晚,燈牌未上電,未見一片燈紅酒綠的景象,但不少酒吧已經開門營業。
與後來已經變味的酒吧不同,這時候,後海的諸多酒吧為生活而設,不少附近的居民會來此,叫上一兩杯酒,和著老友享受著陽光照耀的午後,談論著世間大事。至於到了晚上,這些酒吧就會一改午後閒暇的風格,招呼著四面八方而來的遊客。
林意穿越熙攘人群,循著一家家鱗次櫛比的錯落酒吧,一路終於是找到掛著“洞窟酒吧”門牌的門店之前。
酒吧整體裝修淺色調,燈光由吊頂懸掛著的蓮花燈提供。酒桌臺都是木頭打製,撐樑柱子也是原木,內景門窗雕鏤有年代的味道。“早場”的歌手已經在駐場,酒客寥寥無幾,駐唱聲音在清晰飄蕩。
這就是從前林意駐唱的地方。
那時,唱一首歌,就十塊錢,洞窟酒吧秦老闆給一張紅票子,就可以唱整個晚上。
但這次重新來此,自然不是簡單賣唱。
用後世一句頗為中二的話說:我已非當年少年。
此次重回,兩件事:一掙裝修款,二搞年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