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除了直呼講究之外,也明白這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白日戲份由於需要充足的光線,劇組往往要把戲份安排在光線充足的白天,這樣就不用經常性熬大夜去拍戲。

眼見第一個疑問被解答掉,楊小姐繼續提問道:“那既然由鬼轉妖,為什麼是貓妖呢?”

對於這個問題,林意給出四個字:“拍攝成本!”

其實,原本他設計小倩的身份是“狐妖”。

可蔡老闆表示:找狐狸拍戲成本高昂,貓咪倒是到處可見。於是,大筆一劃,狐妖變貓妖。

“最後一個問題。”

楊小姐翻著劇本,來到最後一處自己標註的地方:

“既然一開始燕赤霞的師兄弟,用那麼多神兵都沒有刺死姥姥,怎麼在最後,一把神兵就同歸於盡了呢?”

林意剛準備開口解釋的時候,就瞥見一旁同樣翻閱劇本的胡戈,眼裡露出些對這個問題的恍然之色。

“老胡!”

“嗯?”

“可以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麼?”

被點到名的胡戈,有些錯愕的頓了一下,就組織著語言說道:

“我想,結尾能同歸於盡,是樹妖吞噬燕赤霞,掌控了他的身體,但也被燕赤霞用自身道法羈絆住。第三集裡就有燕赤霞斬殺了一名附身花魁的蛇妖情節,這一情節就是對‘妖能附體,但共享生命’的這種滅殺方式做出了伏筆。”

第三集?

眾參演者嘩嘩翻到第三集,看到胡戈說到的情節,紛紛點頭恍然。

對於胡戈所言,林意點頭稱是。少壯看老,難怪後來老胡挑劇本的能力一流,鑑賞就見證於這樣的細微之處。

事實上,胡戈所言的情節,是林意相較於電影原版加進去的。除了是補上電影裡姥姥被同歸於盡的一個小bug外,最主要的是出於要拉長整體故事線的考量。畢竟原版電影只有一百分鐘,而電視劇《小倩》單元長達六集。

“我沒問題了!”

給出三問的楊泌,啪一下合上劇本。

絞著手指的楊姑娘,當然不是對手裡劇本不存在任何問題,只是有的問題,當眾問出來,有點兒小尷尬。

例如:

為什麼開頭就要來一幕燕赤霞撕小倩衣服的劇情?

再例如:

那段羞羞的小倩寧採臣吸元氣橋段,又是怎麼肥事?

對於劇本中的感情戲部分,楊姑娘是有些不知所措的。縱觀自己以往飾演的角色,她還從未接觸到這麼多感情戲。

都說見字識人,她有些好奇,在寫這些橋段的時候,這位小林編劇腦殼裡在想些什麼?

“你瞅什麼?”

林意注意到楊姑娘投射而來的視線。

“沒。”

楊姑娘斷開視線,這年頭,還沒形成“瞅你咋的”的梗,然後主動轉移話題,朝著坐在對面沙發的老胡說道:

“感覺寧採臣這個角色,既要有單純善良書生氣,傻里傻氣,不解風情後又要表現出情動,這種氣質要演出來,胡戈,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