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校園夜色(第1/2頁)
章節報錯
騎在單車上,心情激盪的林意其實並不驚訝自己這改編本能夠獲得那位唐人掌門人的青睞。
自己所拿出的改編本,畢竟是經歷過熒幕票房檢驗的作品,儘管不如八七版那麼餘味悠長,但降維打擊到電視劇層面還是綽綽有餘。
更何況,為儘可能豐富燕赤霞這一角色熒幕形象,林意在操刀改編時,不僅是借鑑了古仔版燕赤霞,還融入了仙劍裡的酒劍仙形象。從結局來看,兩位角色確有共同之處,都是愛而不得的苦情主,兩者之間一些共同的橋樑點可以相互益彰,這讓劇本里的燕赤霞形象層次感更足。
一路的騎行,等回到學校時,已經夜色深沉。
對於以藝術見長的廣院而言,夜色下校園的七點至十點半,是一天裡熱鬧紛呈和不少個性展示的時候。
騎著單車路過鋼琴湖畔,路燈下波光粼粼,蜿蜒的湖畔常見一把琴一道身影在自彈自唱著。
初冬的寒冷是擋不住這樣路演的,校園論壇裡專門有一個人氣榜,裡面正流行著這種風衣立領寒風而唱。
小提起的夜曲聲,也從路燈下流轉向樹梢深處。
“草!”
吱嘎——
一團黑影突然從草叢裡躥出,欣賞著校園氛圍、騎在單車上的林意,眼角瞅著後,是猛然的一個急剎,車胎在地上發出酸牙的摩擦聲響,整個人都前傾起來,差點兒就是襠剎。
驚魂未定的林意定睛一瞅,罪魁禍首是一隻綠頭鴨!
“嘎嘎嘎。”
受驚的綠頭鴨撲稜著翅膀溜到另一側草叢裡消失不見。
林意扯了扯嘴,就剛才綠頭鴨那臃腫肥胖的屁股,顯然不是天生地養,而是校內一些老師們的“傑作”。
這廣院裡的教授、講師,不少從事的都是藝術專業教學工作,擁有著一顆高雅心,身心薰染下,不知是從哪一代廣院人,就開始流行起“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動手生活。
當然,這是文藝的說法。
另一個事實是:廣院一路向西就是聞名遐邇的大廣場,黃金地段意味著不菲的生活成本,儘管校園一堵牆已經將校內校外物價分隔成兩個世界,但教職工總要拖家帶口,有著果蔬需求。
所以,校園不少角落裡,都被開闢出一方小菜園,除了開墾,不少是蔬菜泡沫箱,甚至於還能看到教職工樓邊角里有雞鴨籠舍。
林意清楚的記得,這種校園、田園的混雜狀態,是來年八月廣院正式更名為國字頭大學後得到了徹底整改。
那時,為了迎接部裡考察組、成立新校名,校裡是組織了一支自己的糾察隊,專門拆除校內隱秘小田園、雞鴨舍,“不許私搭私耕”的大字報貼滿了樹幹。等到新校牌掛上之前,校園裡豢養的雞鴨和種植園,就都沒啦!
重新踩下腳蹬,晃悠著繼續往宿舍方向騎。
路過體育場東路時,操場的草坪上平地,正豎起了一方熒幕,電影社的人倒拾著放映機,露天播著一部文藝片。
正在播放的畫面有些讓人面紅耳赤,熒幕上的女人眼彩金黃,紅唇湧動,髮絲凌亂的籠罩在男人粗糙的大手裡……當然,這肯定不是讓林意摁下剎車的原因。
而是,熒幕裡嬌俏的面孔有些熟悉。
林意瞅了一會兒,才認出熒幕上的這位不就是尚未名聲大噪的周公子麼。
再一看草坪上播放的影片,林意恍然大悟:這可不就是婁導那部在國內沒能上映、在國外電影節上倒斬獲頗豐的《姑蘇河》嘛。
曾經的一段歲月裡,偶然發現這部片後,自己抱著“認真欣賞、踏實學習”的態度看過好幾遍。
現在再次看到,倒有種老友重逢的驚喜感。
等到熒幕上大膽的畫面播完,一踩腳踏板,林意抄著近路回到燈火通明的竹園寢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