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他似是終於想起自己說了那麼多,卻未曾提及那該表首功的賀七娘子賀令姜。

“至於賀七娘子,巾幗不讓鬚眉,當為天下表率,改日朕親自下詔封賞。”

然而這封賞,卻未提如何個封賞法。

古往今來,凡立下大功的女子,往往是嘉其父兄夫子,給家族帶來榮耀。於其自身而言,能得帝后下旨褒獎,依然是閨中女子莫大的美譽了。

賀七娘子這功勞,若是放到年輕的郎君身上,不僅會榮耀家族,連同自身也能一躍而上,大受重用。

可這賀七娘子畢竟是女娘,大周女子不能為官,這再大的功勞,也只能得一旨褒獎,無數珍寶。

她非皇室血脈,頂了天便是再得一個鄉君、縣君之類的封號。

這等封賞,與朝政無礙,諸臣自然也不在意。

哪知皇帝卻又轉而道:“聽韓卿奏報中所言,這賀七娘子使得一手好玄術,若當真如此厲害,待她到郢都後,不如就由不緣司設定考核,如能順利透過,便將賀七娘子納入不緣司麾下,共同追查神宮之事,諸卿以為如何?”

進不緣司?

諸臣面面相覷,本以為一旨封賞已是頂了天,聽聖人這意思,竟是有意讓賀七娘子進入不緣司?

大周女子確然是不得為官,然而獨有一處例外,那便是不緣司。

不緣司集天下玄門異士,這玄士嘛,靠的主要是天資,自然男女皆有。因而,若有女子天資勝人,亦能在不緣司謀得一席之地。

然天下間修習玄術的女子本就不多,能高出眾人者更是寥寥無幾。

聖人這是要重用賀七娘子的意思?

眾臣一想,也覺合情合理,畢竟,她在姚州一役所展現出來的天資手段,確實厲害。

不緣司的掌司並未參與今日朝議,這等事情不過是皇帝說出來知會一聲罷了,具體細則自然是和不緣司掌司商議,諸臣自也沒有反駁的餘地。

皇帝眉目舒展,而後又肅容道:“不管如何,姚州大捷乃是樂事,功者當賞,有能者當用。如今,南詔那處已然奉上求和書,諸卿可一道商議,這議和該如何個議法?”

韓鄭後來所奏的議和之策比戰報要晚了一日發出,如今還未及送達。於是,就這議和之事,君臣又是好一番商討。

不知不覺,已然去了大半日。

姚州得守,且大敗南詔軍,俘獲南詔二王子邏炎的好訊息也緊跟著傳遍了宮廷上下。

而此時,皇宮之內的一座宮闕中,身著華美宮裝的女子正對鏡理雲鬢。

聽聞宮婢來稟的訊息,她手中的玉篦不禁“啪嗒”一聲掉落在地,碎成了兩段。

不該如此啊……

“承佑八年四月,南詔率大軍突襲周詔邊境,破姚州,斬殺大周將士百姓無數,自此,大周西南陷入動盪之中。”

怎麼就不一樣了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