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覷了眼蕭令姜的神色,醞釀了片刻方開口問道:“下官見他初時極為擔憂公主身體,而後見了瓊枝娘子,卻也只簡單問候了幾句。”

“只是,崔副使出府時又道了句,待公主養好身子方便見他時,他再前來拜見。他這話叫下官有些琢磨不透,不知崔副使是看出了端倪,有心試探,還是純粹掛念公主身子,不忍多加叨擾……”

這郢都之中雲波詭譎,官場、世族間又各自為派、互相博弈。眼下雖是賀家輔佐太子掌政,然而其餘世族也不是那麼好說話的,焉能幹看著賀氏一家獨大?

永安公主與裴家世子暗中脫離和親隊伍,前往沙州,他是知曉二人乃是為查誅神宮而去,可若是不小心被別有用心的人知曉,不知能編排出什麼罪名來,趁機拉下賀氏。

因著這,他與老郭聯手一道替他們瞞著,更不曾敢輕易對身旁人透露分毫。

郭旭雖無意摻和朝中之爭,然而經先前一番詳談及涼州這一難後,他對永安公主是發自內心地佩服、感激,遇事時難免要多為她思量幾分。

他是當真拿不準,這莫名出現在涼州的崔家十一郎於永安公主而言,是敵亦或者是友?

蕭令姜聽懂了他言中未盡之意,微微擺了擺手:“段刺史無需憂心。瓊枝易容喬裝的技藝還是叫人放心的,若不然,那西蕃的貢吉與陀持也不會毫無動作。”

“至於崔副使那處,他除了彼時那句話,至今再無動靜,便說明不打算揪著不放。畢竟,令人喬裝這事,除了當場點破鬧得人盡皆知,事後再去追究也無甚意義。”

崔述到底有沒有看出些什麼,蕭令姜不確定。但他當日既然就這般輕輕揭過不提,她亦沒必要再在此事上深究。

至少,崔述這個人在他心中稱得上君子。

叫她思量的,倒是與段旭一般疑惑,那便是崔述此行的目的。

端王一事雖未波及到崔家,但有這樣一門姻親,即便他們從來不認,向來自詡清正的世族崔氏也難免覺得臉上被抹了黑,行事便愈發低調謹慎起來。

儘管如此,崔氏一族的權勢卻仍舊不容小覷。

隨著年輕一代最受矚目的崔家十一郎崔述步入朝堂,儲君在賀氏輔佐下代天子掌政,崔氏接下來又有怎樣的打算,誰也不知。

此番涼州地動,朝廷指派朝中二品大員任巡撫使,巡行涼州,撫軍安民,賑災救濟,另又指派了兩名副使隨行,崔述便是其中之一。

巡撫賑災這事,做不好,是天怨人怒,保不齊還有掉腦袋的風險。

可若要做的好了,那便是一等一的功勞,官聲、民譽不在話下。除卻正使,兩名副使的嘉賞必然也少了不了,說不得還能趁機再往上升上一升。

崔述此行,不知是否有崔家在背後運作……

想到此處,蕭令姜眉心輕蹙,而後開口道:“往日在郢都,我與崔副使也偶有往來,算得上有幾分相熟。此前勞煩崔副使特來探望,如今我既然已經身子大好了,那便該設宴為遠道而來的崔副使接風洗塵。”

“如今城中物資匱乏,但還要辛苦段刺史安排一場便席。這一頓,算是故人敘舊,席間無需繁瑣,只精簡些便是。”

看來,公主是要親自見一見這位崔家的郎君了。

只不知,這所謂的“相熟”幾分真假,在如今的朝堂之上,崔氏與賀氏之間又會有怎樣的牽扯博弈?

段旭按下心中猜測,拱手應是:“公主且放心,下官定然安排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