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麗嬪(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令姜就這麼被皇帝扣在宮中,賀相山收到訊息後心中便是一冷,看來,皇帝這遭定是不會輕易放過令姜與賀家了。
藉著和親之事,經西蕃人的手將令姜支開除去,留在郢都的賀家自然也難逃一劫,他們對此都心知肚明。
此舉於他不算太過意外,畢竟神宮的一盤大棋被令姜打亂,實力早已不復往日,自刺客之事以來,皇帝他們的不滿是愈發明顯了。
如今,懸在頭頂的那把刀劍終於要落下,他心中倒是有種“到底來了”之感。
對皇帝的為人,賀相山自是清楚的,因而入郢都來,賀家與令姜一面在朝堂與世家中站穩跟腳,一面則在暗中悄悄謀畫,為的便是有朝一日皇帝翻臉不認人,他們也能有個退路。
皇帝既有了決斷,當下再入宮求情,怕是無益。
他看著面前一臉肅容的裴攸與長梧子,側身將他們請入書房,細細商議起來。
而郢都之中,蕭令姜自請和親西蕃一事,不過一日,已然傳遍了大街小巷。
蕭令姜聽著傳來的街巷訊息,不由冷嗤一聲:“這是怕我反悔,就這麼迫不及待地將訊息散了出去?”
“朝堂之上反應如何?”她垂眸,漫不經心地挑了挑面前的燈花。
賀崢回道:“今日上朝,皇帝向諸臣以及西蕃使臣正式宣佈了此事。朝堂之上,袁掌司、周尚書及崔郎君等人力諫,道是公主有功,護得大周安穩,不宜和親西蕃。”
“崔述?”蕭令姜聞言挑眉。
袁不吝及周允為她說情,她並不意外。倒是崔述,她近來甚少見到他,只聽說短短時間已然又升了一職。
依著崔家的地位和對朝堂形勢的敏感,不可能不知曉皇帝此舉意味著什麼。素來明哲保身的崔氏,絕然不會牽扯到這檔子事中,徒自招惹皇帝不滿。更何況,先前的端王之事已讓崔家平白受了一層風浪。
崔述是崔氏的繼承人,說出來的話,往往代表著崔家立場。他此舉,定然不是崔家所願。
雖則皇帝此次勢在必行,諸臣的力勸不過徒勞,然而無論如何,她到底是要承了他這份情。
賀崢見她略微蹙眉便又舒展了開來,繼續道:“也有那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小人,只顧著奉承皇帝心意……和親之事,終是成了定舉。”
“嗯。”蕭令姜瞭然地點了點頭,“這小人……想來不在少數吧?”
這兩年來,她確實立下不少功,然而功勞加身,是福也是禍,如今皇帝一朝翻臉,那些素來懂得審時度勢的臣子,自然不會替她說什麼好話。往日被她得罪過的,怕不是要再踩上兩腳才痛快。
她嗤笑一聲,搖了搖頭便不再多問。
這大周的公主和親西蕃自然是個盛事,上下都疏忽不得。和親的旨意頒下,宮內宮外便忙活了起來,而蕭令姜殿中卻靜謐如水。
“公主。”青竹在門外輕輕喚了一聲。
“何事?”蕭令姜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睜開了雙眼。
青竹瞧了瞧外頭的春光,道:“外頭的花開的正好,您可要到園子裡逛逛?”
室內一片安靜,良久才聽到有人回道:“也好。”
而後,便聽得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吱呀”一聲,殿門由內開啟,露出蕭令姜的身影來。
殿門外守著的玄士對視一眼,並未出言阻攔,他們是聖人派來盯著永安公主的,可也並未限制她在宮中的行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