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意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色深深,蕭令姜換上夜行衣,避過耳目出了府邸,而後便消失在暗夜之中。
這一夜,除了賀相山,無人知曉她去了何處。
蕭令姜被皇帝打著保護的名頭,奪了不緣司的事務。眾人即便嘴上不說,心中也各有猜疑。
那日在玉華山腳下的刺客之言,聽到的人不再少數。再加上如今這一向的皇帝重用的永安公主蕭令姜竟足不出戶起來,他們都不由揣測,這事,是否要牽扯到她身上去了。
畢竟,她的親父可是當年備受推崇的懿文太子,然而一朝宮變,東宮上下血流成河,懿文太子一脈也獨餘她這顆獨苗。
叛王與懿文太子相奪皇位,但卻叫素來不受寵的肅王得了利去,搖身一變,成了九五之尊。
若是她真對當年之事存疑,勾結了懿文太子的舊臣,欲要刺殺當今聖上,也不是不可能。
那既然如此,當年的宮變是不是……
眾人心中一凜,頓時不敢再細想下去。
古語有云,成王敗寇。無論當年實情如何,如今高高坐在皇位上的是眼下這位,那麼一切都不會有人再細究。
事情已成定居,那麼當今聖上便是天命所受,旁的欲要生事的也皆是亂臣賊子罷了。
想到這處,又聯想到近日向來從無錯處的賀相山賀中丞,竟在朝廷上接連被人彈劾,不少人對蕭令姜及賀家頓時生出了幾分疏遠之心。
皇帝表面上依舊是待蕭令姜與賀家一副和善大度的姿態,然而,帝王之心,這些老狐狸們又焉能揣摩不透?
朝堂之上本就是雲波詭譎,總有不少那見風使舵的小人。蕭令姜縱然不出戶,但也能約莫料得出他們的態度。
對此,她倒無所謂。
她與賀家入郢都兩年,甘任皇帝驅使,去誅神宮肅朝堂,雖然得罪了不少人,可也結交了自己的人脈。
這一時半刻,他們倒不至於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地步。
她在意的,是皇帝此舉的度。若是越過了底線,當真將她與賀家逼到那進退兩難、自身難保的地步,那卻是不行的。
朝堂這處雲波變化,而陀持提出的那場祈祝法事,也很快就開始了。
大周的玄元道長、西蕃的陀持大師,那可都是兩國身份尊崇、地位超然的人物,如今兩人同為兩國修好祈祝,自然引得不少人去看。
皇帝先前從太清觀下來時剛遇到了一場刺殺,按理來說,此時並不宜出宮。然而他當日既已對陀持說下了親至之語,帝王一言九鼎,自不可能就此改變。
只是這番出行,他身邊又多了不少的高手,還有暗衛伏在四周密切注意著情況,以免再出現意外。
至於蕭令姜,眼下刺客的事尚未查明,皇帝雖然不曾明言禁足於她,可對她到底是心懷芥蒂的,她呀,還是不要再去湊熱鬧的好。
對於祈祝的儀式,她見過不少,並不曾有什麼稀奇的。然而她對陀持此人的目的,卻滿是懷疑。
既然自己不能去,她索性託了裴攸替她自己盯著西蕃那群人,看看其到底欲意何為。
玉華峰上,玄元與陀持各顯神通、施術祈祝;郢都城內,蕭令姜則慢斟清茶、思量回轉。
然而,她剛用過午膳不久,裴攸便匆匆翻到了蕭令姜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