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真是與西蕃結好,西蕃沒了大周這後顧之憂,集結兵力將南詔徹底打趴,接下來,這劍指的可便是大周疆土了。

要蕭令姜說,莫說和親沒有必要,便是當下的交好都無甚意義,不過是西蕃扯了珍寶奇物來利誘大周的障眼法罷了。

如今東面神宮餘孽的謀劃被師父撞破,扶桑國的盜寇亦被官民擊退、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再捲土重來。

北狄那處狄人雖虎視眈眈,可先前徹底平定了荒人部落,無論是新任的荒人首領亦或是巫女,與大周關係都愈發親近穩固。有鎮北軍震懾著,再加上荒人可助一臂之力,北面狄人也不敢有什麼大動作。

按照蕭令姜的想法,與西蕃交好,不過是徒自給它喘息之機。西蕃若是不戰便罷了,若是主動挑起戰爭,大周亦無需再多加忍讓。

趁著如今南詔被大周拿捏,姚州將領帶兵借道南詔,在南詔與西蕃邊境合攻西蕃。與此同時,在大周與西蕃交界處亦直接重兵壓陣。兩相配合下,定然能大傷西蕃元氣,讓其退撤百里,十年不敢再犯。

如此一來,也能徹底斷了南詔往西蕃那處靠攏的念想。

只是,她這想法恐怕並非皇帝心中所想,甚而不是許多朝中眾臣、世家大族所願。

大周立朝五十餘載,雖然四面未曾全然無憂,可到底多年不曾有過大的戰役了。

這些人或高坐於朝堂之上,或安享於庭院之中,何曾見過邊境百姓被侵擾之苦?

沉浸在太平盛世中的人,總不願有戰火四起侵擾美夢的。無論是皇權貴胄亦或世家大族,都不願平生事端。彼時沒有立時應下西蕃,不過是在多方權衡罷了。

蕭令姜心中暗自嘆息,與她同樣想法的朝臣不是沒有,可也只是佔了少數。

他們想著不能囿於一時安穩,忘卻長遠之患,可誰又捨得在西蕃主動遞上修好的訊號時毅然拒絕呢?

雙方就此爭執不下,到底一時難定。

她看向西蕃使臣的方向,貢吉幾個觥籌交錯間言笑晏晏,儼然一副如魚得水的模樣,那傳說中的陀持大師依然未曾現身。

蕭令姜微微眯眼,不過出使大周罷了,又何必要甚少涉及政事的國師隨行?

郢都的佛教法會雖然鼎盛,卻未必當真能引得這眾人頂禮膜拜的生根活佛跋涉幾千裡前來。

據說,陀持可是西蕃密宗第一高手,一手術法亦是無人能及……

她的思緒越飄越遠,久久得不到反應的永樂不耐地扯她的袖子:“永安,到底是為何呀?”

眼下並不是能討論此事的時候,更何況,於永樂來說,現在知曉那般多也並無甚益處,不如不知。

蕭令姜在她手上輕拂,將自己的衣袖扯了出來:“皇姐,此事自有皇伯父決斷,不是你我能干涉的。更何況,即便要和親,那西蕃亦未定指定人選。你我便是急,不過是乾著急罷了。”

她微傾身子,與永樂道:“我聽聞皇姐近日在府中相看郎君,若真是憂心和親之事,不若覓個良人求皇伯父賜婚。那西蕃自然也無可奈何了。”

永樂聞言幾要跳腳:“你胡說什麼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