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原因(第1/2頁)
章節報錯
賀詩人又暗自咋舌:“以楮山為中心,方圓一百五十里可不小,加上臨川郡城,得足有數十萬人了,這該何處去尋那人?”
賀令姜起身,越過他往桌案邊走去:“如今我們手中線索有限,這人自是能尋便尋,尋不著的話,守株待兔便是了。”
“如此一來,豈不是又要陷於被動了?”賀詩人皺眉。
賀令姜轉過身看他:“四叔說錯了。毫無準備,那是被動應戰,但如果提前做好準備,便是養精蓄銳,以逸待勞了。”
“依你看,該如何個養精蓄銳,以逸待勞法?”
賀令姜笑笑:“這便不是你我能決定的,該回去向父親請教才是。”
賀詩人暗自翻了個白眼:“兄長本就寵你,如今你還愈發有了主意,能立得住,怎麼安排上,你阿爺怕也是要聽聽你的意見。否則,也不會就將賀崢給你了。”
賀令姜不語,只淡淡道了一句:“此事還是回去再說。”
賀詩人眉毛微微一挑,畢竟是在雲居觀,賀氏的事自是回去再說為好:“你在這雲居觀中可還有事要辦?”
“怎麼?四叔想要回去了?”
賀詩人擺擺手,道:“若是無事,我們就趕緊回去,省得你阿爺惦記。”
賀令姜將袖中的印章和殘箋取出,放在桌案上,而後取過一張嶄新的箋紙,俯身將那殘紙小心翼翼地貼在上面。
待這一切做好,她方道:“我還有些話,需與道長私下說。我們就再住一晚,明日一早歸府便是。”
她又隨手抽了一張紙箋,手指一動,便折成信封的樣子,將那貼好的殘紙裝入其中。
“這話,你看我可能也跟著聽上一聽?”賀詩人看著賀令姜的動作,湊上去道。
賀令姜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四叔若是想聽,一起便是。我這話,也沒什麼聽不得的,不過是有些事情需託付給道長罷了。”
賀詩人清了清嗓子:“你且放心,我不會亂說的。我這人,嘴巴嚴的很。”說著,他還在自己嘴上比劃了一下。
賀令姜不由好笑。
她將信封攏入袖中,狀似不經意地問:“四叔可有入仕的想法?”
大周朝雖是科舉取士,但賀詩人出自世族,若想入仕,自有辦法可尋。
賀詩人聽了卻如臨大敵,連連搖頭加擺手:“不了不了。我這人自由慣了,可受不了官場那套。”
他生於鐘鳴鼎食之家,長於詩書簪纓之族,卻自幼不喜詩書,反而樂得折騰那些旁人貶為奇巧淫技的東西,這在世家大族中本就是異數。
但他是賀家祖父的老來之子,上頭又有三個兄長,家中便由著他去了。
後來賀氏舉族回到臨川,兄長不再入仕,便是族中子弟,也被他勒令不得再入郢都為官,只在臨川一帶做些差事,自然也不會拘著他讀書,逼他往上走。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阿爺並不贊成族中子弟入朝為官,便是你二叔,也只能被困在臨川這裡走不出去。否則,他或許還生不出那般禍心。”
他看了眼賀令姜,道:“你如今這般問我,到底是有何用意?”
既然他已察覺,賀令姜也便不再遮掩委婉:“四叔可知父親不讓族中之人入朝的原因到底為何?”
“你都不知,我又怎會知曉?”賀詩人瞥了她一眼,“兄長不是說了嗎?只為賀氏一族安穩。”
“四叔可信?”
若是為保賀氏一族安穩,賀家祖父當初便不該應召,入了郢都為官,更不該讓兒子參加科舉踏入朝堂。
但十四年前,賀氏一族卻突然要遠離廟堂,退居江湖鄉野之間,這其間必然不簡單。
“不信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