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分戶(感謝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日回魂夜,既然並未出現異動,接下來就可按著禮節發引送葬。
等到整個喪葬流程結束,賀相山便派人從族中請了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來,主持分戶。
聽聞嫡支竟要分戶,幾位族老不免大驚。
“家主,這世間無論是世家大族還是平民小戶,皆以人丁興旺為榮。咱們賀氏嫡支,人口本就算不得多,先家主更是隻生了您與二郎、三郎還有四郎幾個。如今您這一支再分支別戶,長房便只餘您一人獨撐了。”
“是呀。長房人丁不盛,如今又只餘五郎君一位男丁,他畢竟是庶出,以後涉及承嗣,怕是也難以服眾。”族老意有所指。
賀相山道:“大周立朝已近五十又五載,嫡庶之別漸弱。高祖曾言:‘主祭祀之裔,必貴於嫡長;擢文武之才,無限於正庶。’”
“《周律》亦明文:‘諸應分田宅及財物,兄弟均分……兄弟亡者,子承其分,兄弟俱亡,則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別與聘財。’可見,律文在分割財產繼承時,並未刻意孤立庶子。有嫡長自然是以嫡長為貴,由嫡長承嗣,自是最好,可若無嫡長,也無甚大礙。”
“我正要與族老說上一聲,將五郎記在夫人名下,由夫人教養,以後便是嫡出的了。”
世家大族確有那嫡子夭折,由庶子記在正室名下承嗣的。
賀相山如此行事,族老們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只是——
“五郎君畢竟口不能言,我賀氏乃百年世族,即便是記在夫人名下算作嫡長,由他承嗣,也怕是不妥。”
“妥還是不妥,這便是以後再說的事了。更何況,五郎的啞疾並非不能治好。”
賀相山將手按在椅背上,身子微微前傾,沉聲道:“我請諸位族老前來,是主持分戶一事的,並非來商議這賀氏日後誰來承嗣。”
“我這個賀氏的家主尚且好好活著,族老們還是莫要想的太過久遠才好。”
他雙眼微眯,身上就流露出幾分威壓來。
在座的族老不由心上一凜,暗自打鼓:今日不該多言。
賀氏畢竟是賀氏一族傾心培養出的家主,又執掌賀氏多年,即便臥於病榻多年,這整個賀氏還是牢牢握在他的手心。
更何況,如今他已身子康復,對賀家的掌控自然不可再與病時那般同日而語。
族老們忙道:“家主莫要誤會,我等並無干涉承嗣之意。”
“既如此,諸位族老便定心主持這分戶之事吧。”賀相山慢條斯理地整整衣袖,坐正了身子。
“是。”
族老們暗中互視一眼,終是有人猶豫開口問:“敢問家主,這分戶的契書上的緣由該如何寫?”
賀相山先前便將分戶的理由說得清清楚楚,只是同室操戈畢竟乃賀氏私事,萬萬沒有拿出去讓外人知消的道理。
這契書是還要拿到郡衙報備的,自然還是要尋一個妥當得體的理由。
賀相山道:“就寫‘人口漸多,恐傷天性’便可。”
自古以來都講究孝順,父母在不分家,為的便是共同奉養父母,讓兒孫承歡膝下。世家大族幾房合居,為的也是共謀家族興旺。
歷代分家,多與兄弟間的矛盾齟齬有關。
然而,也不是沒有那未雨綢繆,和平分家的。
一句“人口漸多,恐傷天性”便是清清楚楚,至於旁人信不信,那便是旁人的事了。
既要立下契書,賀家祖上傳下來的家業便要好好清算一番。
除卻家主一支獨有的資產,其餘現錢古玩、府邸林苑以及商鋪堂號都要劃為四份,四房均分,便是那水旱田地、堰塘河堰、林園基址、生熟地、傢俱等也要盡行配搭均分。
賀氏是大族,嫡出這一支累世積攢的私產更是多不勝數。
賀相山派了五個賬房先生,並著幾位族老,花了足足三日才將所有資產均分殆盡,光是那記錄資產的賬冊,寫滿整整一冊,壘起來都有半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