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他終是給了天下百姓一個交待(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皇也很煩,卻不是因為柳宗元之死,而是因為,在柳宗元身死當日,大唐各地的讀書人圈子裡,爆出一件驚世駭俗的朝堂秘聞!
這一秘聞,揭露了全國大肆捕蛇的真相,揭秘了導致永州數萬百姓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
國師修道,需要利用蛇元,這還是其次。
最勁爆的訊息是——那些蛇血精粹,居然都供給了唐皇,所求,只為自身長生不老!
總之就是唐皇和國師合作分贓,只為了一己私利,便要滅盡天下蛇類,同時給百姓的肩膀上帶來沉重負擔,這二人所作所為,簡直令人髮指!
很快的,這秘辛的傳播便不僅侷限於讀書人圈子,就連尋常農戶,販夫走卒,也都在紛紛議論此事,本來議論普通老百姓議論朝堂是大不敬之罪,可是當全天下都在議論的時候,這事兒就變得稀疏平常。
一時間,全國各地百姓,尤其永州城內之人,紛紛表示抗議,有的地方老百姓性子比較火爆,更是直接把州府圍了個水洩不通。
怕是再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民間起義的事情發生。
眼看天下百姓離心,唐皇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命人很快就查清了訊息源頭。
原來因柳宗元才學冠絕大唐,天下讀書人對其仰慕者甚多,很多都算是柳宗元的不記名學生。
在來長安城之前,柳宗元就已暗中將這份秘辛,給交託在了眾多學生手中,並且言明:
若是此次長安一行,能得唐皇召見,並勸諫其收回捕蛇令,那自是皆大歡喜,那份秘辛就可以立馬毀掉……畢竟這訊息一出,若是萬一引起天下動亂,那就成了柳宗元萬萬不願看到的局面。
所以若非逼不得已,就算手持這份底牌,柳宗元也不會將之暴露。
而所謂的逼不得已,所指的,自然就是柳宗元再無面聖機會,也就是說……死了。
柳宗元死後,那些讀書人在第一時間內便將此秘聞抖出,並大肆傳播,以至於有了現在這副光景。
簡單了說就是,柳宗元其實是給過唐皇機會的,奈何唐皇沒有珍惜,那就怨不得旁人了。
至於這訊息究竟是柳宗元從哪兒得來的,那就無從考究了。
聽說柳宗元從小就喜佛,對佛道有所研究涉獵,並和一些佛門大佬關係莫逆,而剛好佛門對道家獨攬天下香火的事情也很是不滿,所以那秘辛可能來源於佛門的探查?
但如今大唐境內重道輕佛,真正有道行的佛門中人,從不輕易顯露於人間,唐皇就算想去找人算賬,也有點無從下手。
這樣就成了無頭案,追兇已經沒太大意義,只能想著如何善後。
當然也有人懷疑這訊息的真實性,可一代大儒柳宗元都以死明志了,你還敢去懷疑?怕不是要被天下讀書人口水給噴死。
唐皇擰了擰眉心,緩解自己的頭痛,而後向貼身太監說道:“傳國師來見朕。”
太監領命退下,不過剛走兩步,又被唐皇召回。
唐皇猶豫了下,終還是補充道:“乾脆把明妃也喊過來吧,反正事已至此,那朕今後的計劃……也瞞不住她了。”
身為現代人,周午對名人效應自是更加了解,尤其他心中明白,讀書人中雖也不乏貪生怕死之輩,但真要是倔起來,一個羸弱書生,就敢正面硬剛十個武夫。
所以他只是坐在小院子裡掐指一算,所猜想的的,便和唐皇所知差了個八九不離十。
那柳宗元,果然不是一個單純的莽夫,在離開永州時,就已有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