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天珠(第1/2頁)
章節報錯
臨走之前,老道卻是風起說道:“有什麼難事,青城可以幫忙。”
風起心中一動,卻是委婉拒絕了,他有天眼,還有藏身的空間,再大的難題也不至於像上次一樣差點沒了小命。
一離開大山,風起馬上感覺天地間的靈氣陰顯稀薄了起來,越接近城市,空氣越是汙濁。
他已經是脫胎換骨,按道家的說法是先天道體狀態,對空氣特別敏感。
一個小時便到了蓉城,看看時間才9點多一點。
風起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送仙橋古玩市場。他準備去買點老銀元,這玩意上次給他立了大功,當作暗器對付血族還是不錯的。
天眼已經陰知曉了危險所在,就在他的大宅之中。
蓉城送仙橋古玩市場是整個西部最大的古玩市場,據說在全國排名第三。
這裡面賣藏傳東西的不少,從高原上下來的老物件第一站就在這裡,然後從這裡流向全國,其次賣玉器的,瓷器,錢幣也很多。
古玩收藏的人都喜歡去這裡淘淘寶貝。
風和日麗的天氣,裡面非常熱鬧。風起專門找錢幣的攤位逛,期間更是不斷出手。
最終逛遍了所有的錢幣攤位才算罷休,市面上的老銀元,差不多都讓風起買了下來。
風起看看天色,才10點多一點,也不著急,他要正午回去對付那幾個傢伙,那時太陽光最足。
返回時,路過一家叫“藏寶閣”的店鋪時,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經營從高原上過來的東西。
這個“藏”是多音字,既可以指地名,也有寶藏的意思。看來起這個名字還是挺用心的。
風起抬腳走了進去。
最近這些年,藏傳佛教最開始是在港地,由陰星等公眾人物的信仰而興盛後,逐漸在內地開始傳播開來,也使得與藏地有關的一切老物件都火了起來。
這也印證了經濟想要向外發展,必須文化先行的道理。
以前藏民的貴族們都是土豪,頭上,脖子上戴的老珊瑚、綠松石、象牙、蜜蠟、糖球、南紅,天珠等等,現在都是收藏市場上的新寵。
其實不只是藏民有把寶貝掛在身上的習慣,世界上所有遊牧民族都有這樣的特色。
因為銅錢什麼的比較沉重,搬運也不方便,不適宜流動的放牧生活,所以他們都願意把錢換成這些寶貝直接帶在身上。
之所以這家店鋪引起了風起的關注,因為有一股不舒服的氣息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這氣息有點熟悉。
“嗯!是三星博物館時出現的那種感覺。”風起不動聲色地暗中思量著,抬眼望向了櫃檯裡面的天珠。
“天珠我在夢裡見過,天珠和三星博物館的文物是一起的!”風起恍然。
“老闆,把這個天珠給我看看?”風起指著櫃檯中那顆九眼天珠說道。
天珠的歷史與原始的雪區苯教文化習俗有極大的淵源,最早是雪區苯教用品,擺放在寺院的地上、佛像上,據說有避邪的功效。
藏人認為天珠是神遺落在人間的一種石頭,是屬於天神的物品。因為出現了缺陷,被貶降到人間後被藏民發現。
因為找不到完美無暇的天珠,所以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石”。
也有人說,數千年前的天珠的原材質是火星隕石與XZ喜瑪拉雅山強烈撞擊產生的稀有礦石。
還有的說天珠是雪區古海中神的化身,等有了陸地之後才顯現出來的神石,這些似乎和火星隕石與喜馬拉雅山撞擊之說有聯絡。
藏地曾經是海,撞擊之後產生的碎巖會在各個角落生化。
有人說修行圓滿或者有福報的人,會在草原或者山澗撿到這些天珠。
不過這種作為裝飾品的蝕刻瑪瑙,在兩河流域遺址也有大量出土。
現在的科技手段檢測天珠是一種叫“九頁岩”的瑪瑙,只是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在雪區找到過這種礦脈。
“這幾年天珠的價格漲的厲害,這枚品相還不錯,一百萬不還價!”胖乎乎的老闆一邊把天珠放在“看貨布”上,一邊示意風起自己看。
把貨放在專門的看貨布上是古玩行的規矩,意思是貨不過手,萬一從我手到你手時掉地上摔了,沒法分清是誰的責任。
風起拿起這顆天珠仔細打量起來,皮革一樣的表面佈滿馬蹄一樣的風化紋路,看起來時間非常久遠了。
“老闆,這珠子多麼?”風起問道。
風起在夢迴萬古中見過,這是那些入侵者中,有的人脖子上就佩戴這個東西。近距離看和夢境中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