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房簷上,佇立著一隻只有些缺角了的貔貅雕像,簷下掛著火紅的宮燈。

自晉啟大戰後,晉國皇室開始以節儉為主。太子宮殿雖看上去雖並不金碧輝煌,但卻勝在低奢大氣。

殿內,點著六盞明燈。

蠟燭垂淚,小火苗撲閃撲閃的。

“趙大人。”

堂上,少年微微轉過身,似笑非笑的望著底下那位身著緋袍的,看上去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臣在。”趙尚書拱手。

“你真是養了一個好兒子。”林硯將手中的塘報摔在地上,臉上帶著淺笑,“賑災銀案,與趙良旭脫不了乾淨吧?”

“臣惶恐,不知殿下為何這樣說?”趙尚書連忙跪倒在地。

“你兒子僱了死士,打算將齊王夫妻滅口。”林硯雙手背在身後,“若非心虛,何必多此一舉?”

趙尚書心下一顫,隨即明白過來了什麼。

太子既然知道這件事,肯定掌握了證據。

知道,卻沒聲張,只是單獨找他……

“殿下是想讓臣怎麼做?”趙尚書試探性的詢問道。

林硯揹著身,雙眸漆黑,下巴繃得很緊。

他派人暗中跟著齊王夫妻,一方面想獲得一手訊息,一方面想試探林珩的態度。

林珩向來與世無爭,不喜與人打交道,這次為何就突然要摻和進來?他的目的是什麼?

還有程慕清,她前一陣打聽首輔與大理寺丞的往事又是為什麼?即便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這也讓他心存芥蒂。

他知道自己也許是多疑了,但他還是想弄清楚。如今朝中,已有似王的黨羽,若再出現個齊王黨,他會很頭疼。

“把賑災銀補全。”林硯開口,“我可以保你趙家平安無事。”

“殿下說笑,您有證據證明這賑災銀在我們趙家手中?”趙尚書突然笑了起來,“誰又能證明小兒與那群死士有來往?”

林珩的護衛沒有當場人贓並獲,他就可以逆轉局勢。

林硯蹙眉。

“殿下,如今兵部尚書一換人,陛下對您的忌憚,我們都看在眼中。”趙尚書語氣不急不徐,“雖然當今聖上將您立為了太子,但他畢竟還是一日皇帝。您隨意換一個人頂上,任何帝王,都不會願意。”

見林硯表情似有鬆動,趙尚書繼續說道,“若我這個戶部倒臺,您打算推誰上任?左都御史陶大人?還是徐大人、王大人?我想,聖上是絕不允許您再安插自己人。畢竟,咱們陛下是什麼樣,您身為人子,最是清楚。”

早年征戰沙場,一統天下後,卻因年齡,選擇修道。朝中上下,只要官稍微大點,都知道他修道的原因——長生,永統天下。

外界看,他是放權的。

但實際上,他對朝中所有事都清楚明白。他修道就是為了活得久一些,當皇帝久一些,統領天下久一些。

“當初上諫聖上立太子,也有微臣一份功勞。”趙尚書看著他,“太子殿下,我們趙家必是衷心於您的啊!”

林硯將手搭在木桌上,一根手指不停的敲打著桌面。

他臉色有些陰沉,趙尚書為官二十餘載,不管怎麼說,他的能力都不容小覷。而且,這麼多年,他官場上的關係網密佈。如果爆出他,說不定也會讓其他臣子心生變動……

“你走吧。”林硯開口,“我不會拿你怎麼樣。”

但若被齊王調查出來,他也不會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