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江鴻卓有些羨慕的神情,陳宇笑道,“會試中詩詞只是五科之一,就算那位李解元詩詞再怎麼厲害,又不代表我們沒什麼機會。”

江鴻卓搖頭道,“陳兄也不想想,古往今來,會元,狀元,至少每三年都有一位,可是能夠流傳千古的又有幾位?”

“說實話,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用我這半生的學識換一首能夠名傳千古的詩詞。”

陳宇明白了江鴻卓的意思,在他看來能夠名傳千古才是一個文人最高的追求。

不過對於陳宇來說,他更關注的是當下的事情,至於死後是否能夠流傳千古,陳宇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死都死了,名聲再大也毫無意義。

而且有著系統的陳宇有著更大的野望,與其讓自己的名聲流傳千古,不如讓自身活過千古。

這時旁邊的人聽到江鴻卓的話後,“江兄,還在感慨呢?有這時間不如猜一下策問會考那些東西?”

實際上像江鴻卓這樣的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更加關心的還是自己能不能透過這次的會試。

大梁的會試相比起陳宇原本那個世界而言,要考的更加全面一些。

每三年一次的會試一共分為五場,每場考試為一天時間,總共五天。

第一場考經義,類似於四書五經,當然肯定不是純粹的默寫,而是對這些經義的理解,不過都有固定答案,這一場對所有的舉人來說都算是送分題。

第二場考詩詞,一般是給出三個題目,任選一個做出一首。

第三場考算學,就是對一些數學問題的解答,對其他人來說可能難度不小,不過對現在的陳宇而言,沒太大問題。

第四場考策問,按照慣例都是兩題,主要是對當今大梁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見解。

第五場也是策問,不過只有一題,如果說第四場的策問是命題作文的話,那麼第五場的就是自命題,難度要提高許多。

……

在眾人討論期間,陳宇也時不時的說上一句,話雖不多,卻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因此在場不少人暗暗關注了一下陳宇,認為陳宇透過會試的可能性不小。

除此之外,倒是有幾個看穿著相比起其他人更好上一些的,在看到趴在陳宇肩膀上的小白狐後,起了一些心思。

不過在明確得到陳宇不會賣的訊息後,雖然都有些可惜,卻也沒多做糾纏。

畢竟他們的身份地位在這擺著,犯不著因為這麼一點小事結怨。

更何況陳宇談吐不是常人,相比起其他人,可以說是這批舉人裡比較優秀的那部分了,即使這次發生意外沒有透過會試,下次透過的機率也很大,是他們需要結交拉攏的物件之一。

……

吃過早飯後,江鴻卓邀請陳宇去京都轉一下,被陳宇以需要溫習一下知識為緣由婉拒了。

事實上陳宇也確實是打算在這幾天裡好好看書。

陳宇回到房間之後,在小狐狸有些好奇的注視下,從包裹裡拿了幾本書出來。

陳宇看著這兩本書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華夏曆代皇朝主要政策》,《華夏曆代對外外交政策》,《華夏古代民生問題的解決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