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榮記出來後,白仁宗還有點不解氣,繼續碎碎念著。

“我和木木從店裡出來了。”白仁宗抓著攝像頭對準自己和邊上的韓嘉怡,向彈幕解釋道,“我再和大家說說我的感想吧,這家店給我一種什麼感覺……投機倒把的感覺。”

白仁宗頓了頓,繼續道:“為什麼這麼說呢?米其林往往給大家一種錯覺,就是量少、價格貴,這兩個特點幾乎已經有點成為偏見了,對吧?好像米其林就是為了賺錢才弄成那麼一點還很貴。”

彈幕:“難道不是嗎?”“本來就是這樣吧。”

“其實不是的。”白仁宗回道,“米其林餐館的菜式,不是刻意去追求量少,人家是為了達成一種‘意猶未盡’的境界,好吃但是能讓你剛剛好吃飽,也可以讓你多品嚐一些種類。而且價格貴也不是為了多賺錢,而是其中存在較高的人工成本。”

韓嘉怡點頭附和:“其實,大家往往覺得米其林的菜很貴,但它的成本也很高。一般米其林的菜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不說,還要花很多時間和人力來準備。你們想,外觀做得那麼好看,肯定得多花時間多費工夫來擺盤啊、準備造型,其實它的利潤並不高的。”

“對,大家往往只算了‘菜’的成本,而忽略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其實撇開這兩樣,米其林的菜賺的也不多。”白仁宗繼續道,“但是這家店就不同了,它表面上好像是追求米其林那種範兒,其實是假範兒。”

說到這,白仁宗有點來氣了:“你們也看到了,他們家的擺盤其實也沒多精緻。那鹼地柿子,切成六片,往盤子上一擺,那要什麼功夫呢?又不需要調味,你給我個鹼地柿子,我都做得出來,還需要米其林?還有那鍋包肉,九片往那隨便一摞,邊上擺三個半片的聖女果。我也做得出來。這算什麼米其林風?是偽裝成米其林風,坑錢而已!”

彈幕:“那為什麼人家還能評上米其林一星呢?”

“你們還記不記得,以前我剛開始探店的時候,曾經跟大家說過這個國內米其林的潛規則?因為米其林入駐國內的時間還不長,他們往往會優先考慮店內裝潢、服務態度之類的,所以很多餐館會在這方面砸錢,然後騙個米其林一星迴來,再開始割韭菜。”白仁宗解釋道:“這家店基本上就是這個典型了,所以你們發現了吧?它的裝修是很漂亮的。”

韓嘉怡補充道:“而且還不只是這樣,米其林的人不懂中餐,對於外國人來說,這種‘偽’米其林風看起來更有國際感,算是投其所好吧,有點應試教育的感覺。他們就是故意做成這種米其林喜歡的風格,然後拿個星級回來,靠著名氣來賺錢。”

“對。”白仁宗回道,“所以,你們回想一下,我為什麼進入了這家店?因為他們家是‘全國唯一米其林級山東菜’,一聽到‘唯一’,那大家難免都會有點好奇心了。他們賺的就是這類人的錢,一錘子買賣。”

“還有國外的遊客。”韓嘉怡憤憤不平的說,“因為一家餐館上了米其林的冊子後,全世界的遊客都能看得到嘛,所以國外的遊客來了當地後肯定會優先去品嚐,再加上他們又不懂這些菜正不正宗,被騙了還不知道。”

“反正說白了就是智商稅吧。”白仁宗嘆氣,“那,我算是幫大家交了這個智商稅了,以後大家來不來,相信應該都有譜了。他們家反正味道是可以的,是正宗地道的做法,但是我覺得這分量和技術對不起那個價格。”

說到這,白仁宗皺眉:“就……怎麼說呢,哪怕他們家的味道是正宗的,給我感覺還是很怪異。因為東北菜一般給人的感覺是什麼?量大、特實在,不管是分量還是味道都很狂野那種,你強行把它變成米其林風格,相當於切掉了它最大的特色,這實在是一種矛盾。所以……不、推、薦!”

說完,白仁宗揮了揮手:“行吧,那這次的探店就到這了。本來也就是一時興起想要去看看,這看起來果然來之前還是得先問問粉絲的意見啊。先下播了啊,一會兒晚點可能會播一下日常。正式的探店,會等到了東山市後才開始。”

下播後,白仁宗和韓嘉怡就回到了車上,午睡了一會兒,下午繼續開車。這事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個小插曲。

次日早上,白仁宗被頭頂的噼裡啪啦聲給吵醒了。

“老公,外面好吵哦……”韓嘉怡抱怨道,把小腦瓜埋進了被子裡。

“就是,下雨也未免太吵了吧?”白仁宗皺眉道,從床上爬了起來。

“好冷……你快點。”韓嘉怡縮在被子下抱怨著。

白仁宗摸了摸趴在床邊的小乖的腦袋,然後湊到窗戶邊上看了一眼,頓時一驚。

“好傢伙,下冰雹了!”白仁宗驚愕的說,“這是什麼情況!?”

“我就說怎麼這麼冷,都能哈出白氣了……”韓嘉怡探出半個小腦瓜說。

白仁宗開啟手機看了看天氣預報,發現是寒潮襲擊了全國,而東山省這邊更是多地受到暴雪暴雨乃至冰雹的襲擊,溫度下降至零下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