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裡,宋奇沒拍過一部新電影,也沒再更新過圍博,安沁也是一樣。

他們自從兩年前的《木乃伊》下映後,就一起消失了。

不過時不時就有網友發出照片和影片,聲稱見到了宋奇和安沁兩人,那些照片和影片裡的人也的確就是他們。

但他們每次出現的地方都不同,有時在國外,有時在國內,有時在一線城市,有時又跑去了偏遠地區。

網友們根據照片和影片,基本上可以推斷,這兩個人應該是出去玩了。

但這兩個傢伙玩心也太重了吧?玩了兩年了還沒玩過癮?

電影不拍了?戲不演了?

粉絲們還等著看呢!

這兩年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電影市場都迎來了一波增長。

除了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原因之外,一部部優秀作品的不斷湧現,也是刺激觀眾觀影熱情的主要因素。

不過湧現出的優秀作品大都是其他型別的電影,恐怖電影拍了不少,但精品卻沒幾部,大都是些跟風的爛片。

而且就算是那幾部精品,也都是喪屍和殭屍題材的,看得觀眾都有些審美疲勞了。

在這期間,海外市場也火爆了一段時間,出現了不少全球發行的電影。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了宋奇的影響。

兩年前,宋奇用一部《木乃伊》,在全球市場上狂攬了三百多億的票房,震驚了各國影壇,也深深刺激了各國的電影創作者。

原來賺小老外的錢那麼容易啊!

無數影視公司都開始投資製作全球同步上映的電影,想要藉此大賺一筆。

大家都想得很好,宋奇能拿到三百多億票房,自己也不求多,有個一百多億就可以了。

可這兩年中,開啟全球模式的電影,連一部破五十億票房的都沒有。

大部分的影視公司別說掙錢了,反而還虧了一筆。

大多數人都把全球上映的事兒想簡單了,以為有個夠精彩的劇本,找個美女演員當花瓶,再用特效堆砌一些畫面,就能像《木乃伊》一樣圈錢。

可最終,冰冷的票房資料卻打醒了他們。

各國的觀眾並不買賬,就算是在國內混得風生水起的導演,也有可能在海外撲得徹頭徹尾。

很多影視公司在統計資料後會發現,一些比較有名的導演,作品在全球上映之後,在國內的票房依然能保持一個不錯的數字,但在海外的票房卻並不高,甚至不如一些名氣不大的導演。

只有個別幾個實力超群的導演拍攝的作品,還有一些知名演員參演的電影,才能在全球各國市場上都攬到不錯的票房。

這說明國外的觀眾對大夏國的導演並沒有那麼熟悉,他們只認得最頂尖的那一撮人,更不用說影視公司了。

普通的導演和演員,在國際市場上並沒有什麼吸金能力,想要在海外市場上撈金,還是得靠名導演,名演員,大投資的老一套模式。

但這不就回到了原點嗎?

以前這樣的大製作電影,也是會在海外上映的啊!

海外的發行商會花錢買走電影的版權,然後在自己的國內宣傳上映,影視公司只需要坐等分成,省心省力。

現在搞這種自己全球發行的模式,出力又不討好,宣傳費用花了不少,票房卻不一定能上去,這不是浪費時間,浪費資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