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出現在車門外時,現場的閃光燈就瞬間閃成了一片,將現場照得如同白晝。

正是預判了這種場面,宋奇才戴上了墨鏡,不然沒等他進去,就該被閃光燈閃暈了。

帶著劇組眾人,宋奇向著簽名牆走去。

一路上,記者的聲音此起彼伏。

“宋導!能看下這裡嗎?”

“宋導能等一下嗎?給個正面特寫可以嗎?”

“看這邊!宋導稍等一下!”

“唐影帝看這邊可以嗎?”

記者們都有任務在身,於是,宋奇幾人就在紅毯上停了兩段,轉了幾圈讓記者們都拍了特寫後才來到了簽名牆處。

對於這次金象獎的壓軸嘉賓,主持人自然不會放過他們,拿著話筒上前採訪了他們幾個問題。

金象獎的氣氛要比其他幾個獎項歡快一些,主持人也比其他獎項的主持人更敢說,居然還開了波隱晦的小車。

不過接受採訪的都是老油條了,唐清歡聊了幾句昨晚打麻將的事,就直接把話題帶過去了。

接受完採訪後,眾人就繞過簽名牆後方,來到了會場裡。

因為他們到場時間比較靠後的緣故,坐下後不久,頒獎典禮就開始了。

無論是哪種頒獎典禮的流程都差不多,大家最關心的永遠是各大獎項的歸屬。

每一年,頒獎典禮頒發獎項的次序都有所不同,今年頒發的第一個獎項,是最佳剪輯獎。

這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一個獎項。

剪輯在電影創作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它就是導演實力的體現。

很多時候,兩個不同的導演剪輯同一批素材,最終剪輯出來的成片往往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作品。

因此,所有的知名大導演都會視最終剪輯權為性命,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肯交出去,有的時候甚至連導演費都可以不要,也要保住最終剪輯權。

剪輯手法的不同,會對電影風格和觀影體驗造成極大的影響。

有的時候,僅僅是加快半秒的鏡頭切換速度,都會讓原本平淡的情節迅速緊張起來。

而墨鏡王電影的標誌性風格,也和他獨特的抽幀剪輯手法有著很大的關係。

因此,在所有技術獎項中,最佳剪輯獎的含金量是和最佳攝影獎一樣,處於最高一層的位置。

宋奇對於這個獎項是比較關注的,因為他兼任了這部電影的剪輯指導。

而因為行業內的潛規則,這個獎項和最佳導演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如果獲得了這個獎項,那麼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機率就會比較渺茫了。

很快,頒獎嘉賓出現,舞臺後方的大螢幕上也出現了五位候選人的特寫。

最終,頒獎嘉賓念出了獲獎者的名字:“獲得本屆金象獎最佳剪輯獎的是,《電鋸驚魂》,宋奇!”

聽到這個名字後,宋奇的神色沒有改變,但心中還是忍不住嘖了聲。

雖然最佳剪輯獎的含金量比較高,但和最佳導演獎還是天差地別的區別的。

這麼說,這次的最佳導演獎,他又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