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方龍討薪【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霓虹省調查霓虹藥業的排汙情況?”
小楊搞清楚宋奇安排他去辦的事兒後,一時間有些疑惑:“老闆,你是打算去霓虹省拍電影嗎?”
“你就別問那麼多了,辦好我交待的事兒就好。”
宋奇叮囑:“去之前,到財務部支十萬塊錢當公差費用,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夠用吧?”
“夠!肯定夠了。”
聽到能公款出差,小楊頓時就沒意見了。
“對了。”
宋奇忽然想到了什麼,叮囑:“去了以後,最好不要吃海鮮。”
小楊一愣,隨即想到了他說的藥廠排汙,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好,我知道了,謝謝老闆。”
“去吧!”
宋奇擺了擺手,把小楊打發了出去,心情頓時爽利了不少。
雖然這事兒的確和他沒什麼利害關係,但在看到文章中那一張張令人不忍直視的照片後,他的確無法做到熟視無睹。
雖然他很重視電影的票房成績,也很會利用電影賺錢,但他始終認為,電影人也是要有社會責任感的。
大眾往往都認為媒體的力量主要體現在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效果上,但電影也是屬於媒體的一種資訊傳遞渠道,同樣有著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很多時候,一部好的電影,同樣也能引起社會和民眾的反思。
例如原時空中的《我不是藥神》,在上映後就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令大量民眾開始關注絕症特效藥,並且引起了國家醫保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部《親愛的》也讓GM婦女、兒童這個尖銳的話題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而韓國的一部《熔爐》,則直接推動了“X侵害防治法案”的誕生。
這些都是電影對社會帶來影響的例子,而這些電影的創作者們,也都肩負起了一個公眾人物所應負擔起的社會責任感。
宋奇自問算不上一個好人,但如果真的有資本家在光天化日之下草菅人命,他也不會熟視無睹。
看了眼桌上的劇本,宋奇將它隨手塞進了抽屜裡。
就算他要拍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也不會用野目正男的這個劇本。
這個劇本的指向性太明顯,而且故事和《生化危機》如出一轍,套路化太嚴重,就算拍出來,票房也不會高。
要想能引起廣泛的討論,靠一部換皮電影是肯定不行的。
不過現在想這些還是早了些,具體霓虹省那邊是什麼情況,還得小楊去調查後回來才知道。
對於小楊這個助理,宋奇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年輕,但小楊辦事兒還是很細心周到的。
接到宋奇的任務後,小楊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把宋奇近一週的工作安排都交待給了同事,做好了交接,又帶著同事來給宋奇彙報了下,才動身離開。
時間已經來到了九月中旬,在秋老虎的肆虐下,天氣還依舊有些炎熱。
《殭屍先生》已經上映半個月了,但每日的新增票房還有一個多億。
在區區半個月的時間裡,《殭屍先生》的總票房就突破了80億。
如果以目前的票房增速來看,電影總票房破百億隻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