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奇知道,江淮是擔心他被林雲生的粉絲圍攻。

不過都被人噴上門來了,不踩回去也不是宋奇的性格。

於是,他笑著說了句“沒關係,我有分寸”就掛了電話。

編輯著回覆訊息,沒等宋奇傳送,他卻忽然看到了江淮最新發布的圍博。

“身為行業精英,要有帶頭表率作用,嘴上噴電影獎項的評委沒有引導好年輕人,自己卻在打壓新銳導演麼?”

這一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是在說林雲生。

宋奇很清楚,江淮這是在幫他吸引火力。

不過宋奇既然敢回應,就不會怕。

於是,他立即將編輯好的回覆發了出去。

“既然林導演問了,那我就拋磚引玉一下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劇情設計十分精妙,形成了一個閉環的故事,但男女主角兩個人的身份有點突兀,而且沒有太大的作用,就算沒有他們,遊戲裡的獵人和獵物也都會被莊園裡埋藏的炸彈全部炸死,結局已經註定了,那要男女主做什麼呢?希望林導演解答一下我的疑問。”

訊息發出,頓時一片譁然。

看到宋奇的回覆後,網友們對照劇情,忽然發現好有道理。

電影結局中,富豪老錢,管家明叔,想要幫哥哥報仇的阿天,還有謀劃綁架的選手二人組,最後全都在炸彈下死了,只有男女主活了下來。

既然所有人最後都要死,那前期的各種謀劃還有什麼意義?

事實上,宋奇這份回覆有點討巧,因為他指出的是一個所有推理故事和懸疑電影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讀者/觀影者視角的問題。

推理懸疑類故事的魅力,就在於一個近乎完美的案件被一點點揭開面紗。

但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案件,也不存在沒有BUG的推理故事。

能被發現的犯罪都不完美,完美的犯罪從未被發現過。

讀者視角就是最大的BUG。

完美犯罪就是要瞞過所有人,甚至也包括讀者。

但既然要瞞過讀者,你還寫這個故事幹嘛?

這是個死結。

當推理故事被拍成電影后,這個問題依然存在。

讀者需要跟隨主角視角進入劇情,觀眾當然也需要。

而觀眾跟隨的視角,自然就是主角的視角了。

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主角對於案件的破壞。

如果主角是親歷者,那麼就必然會存活下來,除非主角就是兇手,否則案件的邏輯閉環就不會形成,因為主角不會死,不然觀眾無從得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