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宋奇《頻率》解析(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所周知,江淮導演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曾經創作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名叫《鏡中世界》的短篇小說,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
那個短篇小說講的是一個男人在刮鬍須的時候,發現鏡子裡藏著另一個世界,他鑽過鏡子後,來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世界。
這裡和他所處的世界完全相反,太陽西升東落,社會女尊男卑。
在原本的世界中,他是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少多金,包養了很多情人。
但這個世界裡的他,卻是一個苦逼的打工仔,私底下還被又肥又醜的女老闆騷擾,過得苦不堪言。
後來,鏡中世界的他透過鏡子,來到了他的世界,並將他殺害藏了起來,然後以他的身份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下去。
看到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感覺很眼熟?是不是感覺和《頻率》的故事有幾分相似?
沒錯,這部《頻率》的背景設定基礎,應該就是在《鏡中世界》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理念,我將其稱之為平行宇宙理念。
不過,這不是一種憑空捏造的科幻理念,而是一種基於觀測實驗結果而推匯出的科學理念。
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非常奇特的實驗,也就是光的雙縫干涉實驗。
眾所周知,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但這個實驗中,光在透過兩道縫隙後,卻變成了柵欄一樣的光柵。
這個實驗的結果很違反常識,它讓科學家們發現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也由此推匯出了不確定性原理和觀察者效應。
不確定性原理是指: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π。
而觀察者效應則是指在物理實驗中,我們觀測的行為必然會導致被觀測者產生變化,而在未觀測的時候,被觀測者則處於一種疊加狀態,所以我們無法知道被觀測者的原本狀態。
這兩種理論解釋起來比較麻煩,大家可以想象有一個封閉的盒子,裡面有一隻不用吃喝拉撒的活貓,還有一瓶毒藥。
毒藥上有開關,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開關就會開啟,放出毒藥,毒死貓。
而原子核的衰變機率是50%,也就是有一半的可能性衰變,殺死那隻貓,但也有一半的機率不衰變。
如果我們不開啟盒子觀測貓,那麼根據日常經驗,那隻貓就有50%的機率活著,也有50%的機率死了。
這種情況下,那隻貓就處於一種活和不活的疊加態。
我們只有開啟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定貓是死是活。
由此,就有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理論,那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也是疊加的,盒子裡的貓,也有兩隻,一隻是活貓,一隻是死貓。
當觀測者看向盒子的時候,整個世界就會分裂成兩個版本,也就是所謂的平行宇宙。
量子在被觀測時,每次的量子狀態都不同。
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既然每次觀測,量子都有無窮多的狀態,由此可以推論,宇宙應該也有無限個疊加態,也就是擁有無數個平行宇宙。
我認為,江淮導演的這部《頻率》,就是講述一部平行宇宙的電影。
他設計了一種方法,可以讓男主角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穿梭,就像是《鏡中世界》裡的那面鏡子一樣。
不過在《頻率》裡,穿梭平行宇宙的方式,變成了一種特定的聲音訊率,也就是男主妻女在出車禍的時候出現的那道聲音。
男主在實驗室復原了那道聲音後,其實就已經穿梭到了另一個平行宇宙了,我們姑且稱之為2號宇宙。
而闖入他家的那個瘸女人和小男孩,其實是來自那個城市廢墟,那同樣是一個平行宇宙,可以稱為3號宇宙。
男主發現了瘸女人身上的紋身,還有小男孩手裡的玩具,猜到了真相,所以才會表現得那麼奇怪。
之後他和瘸女人、小男孩生活在一起,也是因為他認為瘸女人就是他的老婆,小男孩是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孩子。
所以,後來瘸女人和小男孩死去後,才會只有一座合葬的墳墓,和一大一小兩個墓碑。
至於墓穴裡葬著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女,還是第二任妻兒,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墓碑前的沉思,是因為他發現了另一個真相。
電影中並沒有給出那個騎摩托艇的黑衣人特寫,但其實男主是看清了那個黑衣人樣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