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相同的套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一次,《大白鯊》的宣傳資金只有可憐的五百萬,但這一次,《極度深寒》的宣傳資金足有六千多萬。
安沁把《大白鯊》掙到的錢都投了進來,也算是背水一戰了。
有了充足的宣傳資金,《極度深寒》線上線下的宣傳都搞了起來。
心雨的宣傳部線上上的鬥音,圍博等主流大眾媒體都投放了宣傳廣告。
線下的影院也都鋪了電影海報,宣傳立繪。
不過臨近春節,春節檔的電影都在打宣傳仗,《極度深寒》的宣傳在一片的狂轟亂炸中並不起眼。
因此,心雨也沒有放棄口碑式營銷,而且是將口碑式營銷當做宣傳側重點來操作的。
行業內的人都知道,《大白鯊》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勞都是因為心雨公司史無前例的口碑式營銷。
這種精準打擊目標使用者群體,定點投放的營銷策略,讓《大白鯊》用最少的宣傳資金,達到了最大的宣傳效果。
《大白鯊》熱度起來以後,許多發行公司都下發了要求,讓公司的發行經理研究《大白鯊》的營銷宣傳策略。
但是,在研究了一番後,所有的發行經理卻都達成了共識——《大白鯊》的口碑式營銷,很難複製。
他們研究了《大白鯊》從貼吧置頂,豆莢發起討論,到最後口碑建立,網友開始自發的為電影宣傳,心雨只在前期找人發了些帖子,投了些網頁廣告,後期幾乎都是靠網友的力量,把電影的熱度頂起來的。
當然,其中也有院線太少,形成了飢餓營銷的效果的緣故,但那只是電影火爆起來後的連鎖反應,並不奇怪。
只要電影火起來,飢餓營銷自然而然就會隨之出現,真正的難點在於怎樣讓電影火起來。
之所以大家都認為《大白鯊》的案例很難複製,就是因為它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它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靠電影過人的質量。
在《大白鯊》火起來以後,雖然有不少攻擊它的言論,但主流的影評對它還是持正面態度的。
它對恐懼感塑造和期待感的鋪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個別地方甚至是開創性的。
尤其是它驚人的特效技術,行業裡最頂尖的特效團隊負責人都私底下說過,它的特效技術,幾乎超越了行業一整個時代!
它有這樣的質量,能火起來,可以說是必然的,所以很多人才會說,五億多的票房根本不是它該有的票房。
所以,結論也就顯而易見了。
如果能有好看的故事,高超的特效,那當然會讓觀眾口口相傳。
可問題是,如果故事和特效都很好,靠常規宣傳手段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那還何必想方設法搞什麼口碑營銷呢?
而且,《大白鯊》之所以能這麼容易就培養起口碑,和恐怖電影本身就沒什麼能看的好電影,和能打的電影人也有很大的關係。
其他型別的電影,每年都能湧現出許多質量很好的作品,相關題材的電影觀眾也被養叼了胃口,就算用口碑式營銷的方式來宣傳,也很難起到《大白鯊》那樣顯著的效果。
因此,在研究過後,各大發行公司的發行經理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這種營銷宣傳模式。
他們向領導彙報,說《大白鯊》的營銷成功,只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結果,哪怕讓《大白鯊》的團隊再來一次,也未必能達成同樣的效果。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恐怖電影吧等恐怖電影愛好者的社交圈裡,和幾個月前相同的套路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