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機器人工廠,翻滾著的塵土吹在這一個巨型機器人的身上,它卻是絲毫不為所動,依然是邁著步伐,向著它需要工作的地方。

八十餘米的個頭,這裡工作著的喪屍,在它的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

之前一直以為金剛喪屍夠大了,可是和這巨型機器人相比,又不成比例。如果不是有著核反應堆,很難驅動得了這一個級別的機器人。

抵達了天穹系統的巨塔前,巨型機器人開始工作,它能夠輕易扛起一千噸以下的重物,進行搬移。

在陸川看來,如果讓它裝備上武器系統,其實和戰鬥機器人沒有什麼區別了,它將變成重型戰鬥機器人。

而在機器人工廠內,一臺臺機器人從生產線上下來,第一時間啟用,立即投入到工作當中。

它們的資料庫裡可以趕往殖入資料,從啟用的那一瞬間,它們便是最出色的工人,擁有全套的工作經驗。

這便是機器人的可怕,只要你有足夠的材料,便可以無限制地製造出來,不斷翻滾之下,實力會幾何倍地提升。

各種不同的機器人,會採用不同的能量方式。

小型的機器人,它們採用的是充電的形式,充一次電,足夠讓它們在一週內不需要為電量而擔心。一但電量達到預警線,它們會自動前往充電樁進行充電,非常的智慧化。

…………

“開啟火星城的規劃圖。”

陸川坐到了舒服的辦公室中,這一處地方修建在盆地的環形山邊上,應該是峭壁之上,可以俯視著這個龐大無比的盆地。

巨大的落地玻璃窗,人在這裡,視野非常的開闊。

這一處地方,是封閉的,在這裡,有著製氧系統,人在這裡不需要操心呼吸的問題。

隨著陸川的意念一落,在陸川面前的巨大玻璃窗上,呈現了一張巨大的城市規劃地圖,上面羅列著一條條街道和建築,包括植物的比例等等。

在火星上,缺少著水和氧氣,這一點很致命。

不過陸川敢在這裡修建火星城,自然是有解決的辦法的,否則真的一趟一趟在地球裡運水過來,付出的代價大不說,還容易被地球卡了脖子。

競技之城商城處,有轉化器,以火星的氣候,是可以轉化出水來的。

其實這轉化器,便是殖民一個星球的機器,在殖民時,往往是在星球的表面上,按工作範圍投放數量不等的轉化器,讓它們先在這星球上工作。

轉化器的工作,有可能是數十年,才能夠改變一個星球的環境。

擁有了水和氧氣,加上投放的植物類,它們很快會在星球上繁殖,最終讓這一個星球出現了植被,漸漸形成了大氣層。

經過數十年的時間,轉化成為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像一些惡劣的星球,有可能需要上百年,數百年的時候,才能夠轉化成功。

宇宙時代的人類,他們的壽命一般會在幾百歲,像這一種改造星球花費數百年並不算什麼,也就是一代人的付出,下一代人迎來收穫罷了。

火星是最接近地球氣候的一個星球,在陸川看來,只需要十具轉化器,十年的時間,便可以將火星轉化成為人類可居住的星球。

十年,並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