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時候,大夥興沖沖的收割著小麥和玉米,不過在最後一稱重的時候,這才理解了當初馬支書說的什麼是靠天吃飯。

那面一大片土地,居然打下來的才有這麼一點,而且還要上交一部分,能夠留在他們自己手裡的就沒有幾個了,而且還要留一部分種子,來年還得種。

清點了糧食以後,知青們沒有那麼興奮了,感情是不管收成好不好,每年都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會斷糧,要是趕上收成不好的時候,那豈不是斷糧的時間更長。

大家都沒有了剛才的興奮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才真正理解了什麼是黃土高原。

秋收過後,王默他們每天的日子就更閒了,以前還需要每天去照顧地裡的莊稼,現在除了日常生活需要的水和衛生,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混吃等死,這也是北方特的特點,因為這個時候的季節,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幹了。

在其他人每天都能閒出水的時候,王默從這個時候,也正式開始學習宋文軒的真本事了。

宋文軒最擅長的就是內科包括針灸,而內科除了需要豐富的理論專業知識,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把脈,沒有成千上萬的病例給你練手,你是不可能練出真本事的。

對於這個問題,王默就沒有好的辦法了,他只能每天拿知青點的這些人練手。

於是剩下的8個人,被王默看的,從來就沒有生過病,就是有點小毛病,王默幾針下去,幾天就好了,可謂是又快又省錢。

因為王默有這個本事,張建軍他們也從來不用去買藥了,一些來之前帶的日常藥,最後也都貢獻出來了。

這天王默正在和宋文軒學習著,這個時候田小波匆匆忙忙的跑來了。

“可算是找到你了,快,和我走。”田小波不由分說就要拉著王默走。

王默讓開了他的手,就問道:“你這是怎麼了?”

“嗨,怪我沒說清楚,馬支書的小孫子病了,肚子疼的滿地打滾,馬支書來找我們幫忙,送他孫子去大隊的衛生站,有你在,還去什麼衛生站啊,我這不是找你來了嗎!”田小波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王默一聽,知道這是認命關天,就和宋文軒說道:“宋老,我回去看看。”

宋文軒囑咐他說道:“不管什麼情況,心不能亂!”

王默聽後對著他鄭重的點了點頭。

等到王默和田小波來到馬支書家裡的時候,已經看到馬支書正在和張建軍拉扯著。

一個要堅持送到大隊裡的衛生站,一個要他在這裡等著王默,說王默可以治好。

但是馬支書不相信啊,這些北京來的小孩,自己還是知道,哪裡有這個本事。

張建軍看到王默來了,急忙說道:“王默,你可算是來了,這個老頭倔的很,說什麼都不相信你能治病。”

王默急忙過來,在馬支書懷抱裡,看著病人。

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平時也是淘氣的很,以前王默在村裡也經常見他。

馬支書看到王默耽誤著自己上驢車,就生氣的說道:“你們這些娃,這是要鬧哪樣,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

“馬支書,您就是不相信我,也不差這點時間吧,讓我看只需要幾分鐘就能見到效果,送到大隊您覺得得需要多長時間。”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