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無恥(第1/2頁)
章節報錯
“砰!”
“這佛門好手段,驅趕妖獸,前去凡人城鎮,然後他們再站出來,充當好人,以此來收民心收信徒”
張良站在村舍的上空,看著下面幾個和尚的動作,眼神中帶著危險的目光。
嘴角隱隱露出了幾分殺意。
其他幾人的臉色也不好看。
惟有蘇凡一人,臉色如常,對於佛門的手段,他是絲毫不意外的,沒有點手段,佛門如何能夠大範圍的傳道。
先不說這神話世界,在歷史上,佛門的信徒,可以說遠遠超過了道門。
道門走上層,而佛門,上層下面,他都要。
尤其是對於無知的百姓,他們那種來世論,更受歡迎,只要這是信奉了佛主,來世必然能有更好的生活。
歷史上的阿三,就被這佛門禍害的不清,那些底層的人,不想奮鬥,就想著來世,投個好胎。
人都有劣根性的,好逸惡勞是很正常的,佛門就給了他們一個藉口,然後阿三完蛋了。
當然了,我浩浩炎黃後代,刻在骨子裡的那種勤勞,不是佛門能改變的。
雖說無知的百姓,他們會信奉佛主,卻也不會如阿三那樣,只是想著未來投個好胎,這一世不努力
炎黃子孫絕大多數的底層百姓,即使他們幻想來世會有一個好胎,卻也不妨礙他這一世的勤勞努力。
不過佛門的蠱惑能力,確實很強,手段也很眾多。
歷史上,佛門從漢朝進入,兩漢四百年,佛門雖說有些發展,卻也只是站住跟腳。
在亂世後,尤其是東晉、西晉南北朝時期,佛門一下子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最後逼得梁武帝直接滅佛。
當然了,即使蘇凡第一世不是什麼學歷史的,經過了多個世界的經歷,蘇凡也清楚,梁武帝滅佛,也有很多的原因。
政治經濟等等原因,綜合考慮後,才下令滅佛,並非腦子一熱的。
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又或者文化方面,肯定是佛門的影響太大了,已經影響到朝廷。
否則的話,梁武帝也不會最終下令滅佛的。
這裡面到底怪誰?已然不重要了。
而神話世界中,滅佛,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方勢力,也不敢這麼說的。
無論是人族,還是天庭,除非是幾大勢力聯合一起,向著佛門發難,但是即使如此,想要將其滅掉,各方的損失肯定很大的。
至於現在佛門的這點手段,在蘇凡看來,都小兒科了。
所以他壓根沒有多少生氣的。
倒是,沒見過的張良還是很生氣,對於佛門的手段相當的不恥。
“呵呵!這就是佛門的手段,不怪是旁門左道”
張良冷冷的嘲諷。
眼神中透著殺意,這些和尚手段,在他眼裡,太過骯髒了,驅趕妖獸,去禍害凡人,這一條,在他那裡,無論如何都過不去。
死人了。
雖說死的不多,但是十幾個人,被妖獸吞噬,這是張良發怒的原因。
他見過的死人,不知道多少,按理說不會輕易的發怒。
一次戰場,往往死傷上萬都很正常,作為韓國貴族,大秦攻打韓國的時候,韓國死傷幾十萬,他也沒什麼變化的。
因為他清楚,那是戰爭,戰爭就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