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也鄭重的朝著蘇凡一拜,這一拜,是心甘情願,不僅僅拜對方的身份,同時也是拜對方為人族的貢獻。

這一點,無論如何,自己都是做不到的。

但是這樣的人,他蓋聶卻是敬佩不已。

人族先賢,自己遇到了,怎麼敬重也不為過的。

蘇凡倒是意外,這傢伙上來,就給自己行大禮,連忙閃身,不過對於對方的想法,他多少也有些瞭解了。

這是把他當成人族聖人了,

雖說他一直以來,對於拿出那些知識,並沒有太大的感覺,然而對於洪荒這個蠻荒世界的人族而言,其中的變化,那些人是能感受到的。

也許在蘇凡眼裡,他拿出來的那些農耕的知識,並不算什麼,畢竟比起後世那個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現代世界。

即使他拿出的化肥的一些知識,但是說到底,比起後世的農業科學,這個世界的生產力,還是比不了的。

畢竟後世的種子,那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研究出來的。

確實這個世界的神話,就是不科學,可以以法力最佳化種子,但是範圍,就始終無法做到後世那種大範圍了。

不過即使如此,如今的糧食收成,也一下子比以往提升了一兩倍,甚至更多。

這樣的知識,足以讓人封神了。

蘇凡的名聲,在火雲洞,那是響噹噹的,火雲洞人族先賢不少,但是一旦蘇凡功德降臨,到時候,他在火雲洞的地位,恐怕要直追三皇五帝了。

畢竟這糧食收成的暴漲,影響到的是,億萬萬的人族。

只要不斷開發荒地,糧食就會越來越多,人類繁衍,也就不受限制了。

洪荒地仙界,有太多的荒地,以前無人開發,因為不划算。

畢竟開發荒地,除了官府大力推行,一人一家去開發,糧食收成太低,一點也不合算。

但是有了化肥那就不一樣了,即使那種荒地,第一次開發出來,糧食收成不多,但是比起以往,也差不了太多。

養了幾年,那麼就變成良田了。

這些年,蘇凡和張良,也不是完全就忽略了九州,他們也經常回去,也看到九州的變化。

東海那邊,尤其是齊魯之地,因為儒家一直沒有放手,不斷幫忙,所以東海郡,這裡的黔首,也是最為火熱的。

一家一家的,家裡的田地,都擴大了一倍,尤其是有了鍛鍊法門後的黔首,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後,力氣越大,開荒也就越容易,開荒開的多,糧食不缺,又可以鍛鍊身體。

如此一來,很多黔首一家六七口,短短二十年,就變成了十幾口了,人口暴漲一倍,卻絲毫沒有出現任何的饑荒。

當然這也是和大秦這些年風調雨順有關,沒有出現什麼天災,田裡的糧食手持越來越多。

九州的大秦,總體氣運實力在慢慢的積累。

至於那些六國餘孽的造反,蘇凡和張良也打聽了一番,根本沒太大的效果,依然被封鎖在一個範圍內。

大秦中樞,似乎在做其他的事情,只是派遣王賁一個武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