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轉變想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良在蘇凡這裡待了足足半月的時間,兩人這些天不斷探討,大秦有沒有成功的可能,如何擊敗天庭。
但是無一例外,蘇凡沒發現什麼。
要麼是短時間,大秦誕生幾位準聖,要麼大秦的氣運是一直不斷在增加,或者人族一直在提升氣運,就如同諸子百家盛世,多來幾次。
但是這種可能,那是相當的渺小。
倒是大秦氣運提升,還有幾分的可能。
首先,大秦國力不衰退,那麼大秦的氣運,就不會跌落。
而且還可以從其他地方,提升氣運。
就比如蘇凡拿出的寶典,他獲得人族氣運的加持反哺。
而實際上,這段時間,大秦的氣運,也是在不斷提升,畢竟火雲洞中人族氣運翻騰,氣運增長,那是事實。
雖說比起諸子百家盛世,氣運增加的不多,但也是增加。
所以張良和蘇凡,給出最適合大秦的方式,那就是藉助外力,不斷提升大秦的氣運或者人族的氣運。
如此一來,大秦氣運不跌,天庭始終無法下場,多一點時間,大秦就多一份的力量,準備越充分,大秦實力越強大,未來面對天庭,勝利的可能也就多一點。
所以這一次,張良覺得,並不需要去咸陽,就在這齊魯之地,幫助大秦鎮住齊魯大地。
以小聖賢莊在齊魯之地的影響力,比起大秦官府而言,實際上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某些方面,影響力還更大一點。
畢竟地方的那些大族,更加親近小聖賢莊,而不是大秦官府。
畢竟小聖賢莊教化,很多地方大族的弟子,都是儒家弟子,雙方天然親近。
張良作為小聖賢莊的核心,對於那些儒家弟子,影響力更大,而且本身張良的名氣,在齊魯大地就非常的大。
如果小聖賢莊出面,那麼地方上,那些蠢蠢欲動的反動勢力,就很難有所作為。
少一點反動勢力,大秦的氣運就少一份的流失,反過來不就是變相的提升氣運。
此外,推行蘇凡的醫家寶典,而且要大力的推行,之前這半年來,張良帶著幾十位儒家弟子,也只能算是小試牛刀罷了。
涉及的範圍,也只有一郡多個縣城鄉里罷了。
現在張良準備繼續擴大範圍,要將齊魯大地,甚至周邊,爭取在一二十年內,將蘇凡的醫家寶典,推行到整個大秦。
如此一來,他們自己也能獲得人族氣運的反哺。
而大秦的氣運,也肯定會繼續提升的。
不單單是醫家寶典,還有農家糧食這一塊。
蘇凡也拿出了之前自己整理的農事三要中的一部分,他不敢將全部的拿出來。
只是拿出一部分,關於農田肥料的。
實際上這個世界,也有肥料,只是對於肥料的運用,還是很粗淺。
蘇凡拿出來的乃是明朝時期,當然不是後世的化肥。
不過即使如此,以明朝的肥料技術也確實超過這個時代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