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到底,他一直以來,都是靠著朝廷,因此一旦脫離了朝廷,實力也會下降很多。而且到時候朝廷也絕對會對他下死手的。

因此不管曹操是不是忠於朝廷,他都不敢有獨立的心。

畢竟中原之地,以太平道和劉漢朝廷為主,瓜分了中原將近二十多的州郡之地。

其中太平道佔據十分之五六,朝廷佔據十分之三四,剩餘一點點才是其他地方把控。

而那些地方,根本不夠一個大諸侯崛起。

如此曹操也只能當朝廷的鎮東將軍,他依然沒有自己崛起的道路了。

北地中原,沒什麼機會,除非是他能夠下定決心,帶著自己的親信離開中原,前往南方之地。

如今的南方有幾大諸侯,但是南方也是相對地廣人稀的,以他的能力在南方沒有徹底一統之前,也能打下一定的基業。

只是南方和北方中原相比,潛力要差了很多。

無論是那陳王府還是荊州牧,他們佔據的地盤不小,但是軍隊方面,就要比北地和中原差了很多。

尤其是南方沒什麼騎兵。

即使如今大炮的出現,使得騎兵的戰略位置下降了幾分,但是沒有太平道工業化的成果,各地諸侯,即使也開始打造槍炮,組建了火器營。

然而他們面對正真的騎兵精銳,依然只有側面削弱之效果,無法做到與之堂堂正正的對抗。

除了太平道,可以藉助火炮軍,能夠威脅到騎兵,其他的諸侯,面對北方鐵騎,惟有鐵騎對抗。

正真的精銳鐵騎,那可都是有超凡武者組建的,坐下的戰馬,也是十分兇悍,堪比猛獸的存在,配合人馬具裝的重甲騎兵,在南方那真的是無可抵擋。

南方的優勢,唯有弓箭,但是可惜弓箭手的建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南方的潛力遠遠比不上北方,儘管南方也有馬場,但是和北方草原養育的戰馬相比,南方要相對差了一些。

這是地理位置的缺陷,無法改變的。

除非是各地諸侯的工業化程序,達到太平道,或者說達到太平道三分之一,也足以抹平其中的差距。

但是可惜,這不是那麼簡單的。

騎兵,在古代歷史一直是其中的王者,一直到了十九世紀,騎兵才慢慢的退役。

而華夏一直以來,都是以北統一天下,不單單是北方身體素質以及傳統的糧食產地。

更多還是北方擁有組建騎兵的能力,而南方沒有。

到了後來明太祖能夠以南一統天下,第一南方經過大宋開發幾百年,在糧食人口這一塊,不比南方差了。

其次,因為大元后期,北方馬政的完蛋,大元朝廷,甚至組建騎兵,都非常的困難,還需要靠著其他地方。

如此,才有機會,讓明太祖擊敗他們的。

至於到了清末,外強以槍炮開啟了他們的大國之夢,區區幾千人,就將他們的上萬鐵騎給打崩了。

至此,騎兵的王者之威,也徹底消失在歷史之中。

在這個神話時代,騎兵依然是不可阻擋的神威,大秦時期,其中蒙氏一族打造的黃金火騎兵,那些戰馬,都是經過妖獸精血淬鍊的,一個個堪比妖獸的。

所以黃金火騎兵,才會如此的恐怖。

每一個騎兵,最弱都要比內壯的武者還要強大數倍,至少都是元罡級別的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