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五章改變態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鋼鐵張遼自然是不陌生的。
畢竟他身上的一身甲冑,就是由精金鍛造的,而精金則是銅鐵精煉而成的。
萬斤的銅鐵中,才提煉出一斤的精金,他這一身的甲冑,用去了至少數十斤的精金。
為了這一身的甲冑,張氏可是耗費了十年的收入。
當然了,這件甲冑的防禦,也確實可怕,足以抵擋金丹強者的攻擊。
銅鐵的價格,張良非常的清楚,而太平道的鋼鐵近乎無窮,那隨處可見的鋼鐵,尤其是鋼,更是多的可以用於農具。
要知道北地很多地方,連鐵都用不起。
鋼這東西,張遼自然清楚,比鐵更好,無論用於兵器還是甲冑,在鋒利和堅硬程度上,都要好很多。
俗話說百鍊成鋼,普通的鐵要百鍊才能成為鋼,然而太平道這邊,可以直接練出鋼。
省去了由鐵化鋼的過程,單單這份技術,都是十分彌足珍貴的。
那五萬大軍,人人都是鋼甲,即使放在北地,幾乎沒有任何一支大軍能夠比得上。
那可是鋼甲,當然了,北地的一些皮甲配合鐵甲,防禦力也不會比鋼甲差太多,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而且張遼可是清楚,太平道這邊的鋼甲鐵甲,實在是太容易了,不缺鋼鐵的他們,打造鐵甲鋼甲,更是沒有任何的難度,
那什麼軍工廠,一個月如果全力的話,足以打造出上萬的鋼甲或者鐵甲了。
那什麼水利鍛造技術,讓他確實驚訝,人力鍛錘,比起那水利機械的鍛錘,那自然沒什麼優勢了。
後者速度和持久力遠超人力方面。
無論是甲冑,還是兵器,太平道這邊,實在是太佔據優勢了,這一點,北地那些老牌的勢力,都無法和太平道相比。
甚至朝廷也無法相比,如果巔峰時期的朝廷,自然不是問題,憑藉龐大的人力和資源,超過太平道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眼下的朝廷,根本沒有那樣的力量,只能影響都城周邊的朝廷,對於地方上,已經沒有多少的掌控力度。
地方上的野心之輩越來越多,他們沒有站出來反抗朝廷已經是不錯的了。
張遼跟著蘇凡一路,看到了太多太多朝廷的危機,王朝沒落,他終於明白了。
自然也知道,太平道和那位前輩的準備,當然在見識過太平道的一切後,張遼自然是興奮的。
在他眼裡,太平道現在只有五萬大軍,但是他清楚,只要太平道想要的,隨時可以爆炸般的增兵,五萬十萬,甚至五十萬,對於太平道都不是問題。
畢竟無論是兵甲還是糧食,太平道根本就不缺。
至於人力,那更加不用說了,天下餓死的人太多了,只要給一口飯吃,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
何況他清楚,太平道的信徒遍及整個冀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