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子的傳奇故事,也正是從參軍開始,比起他這個雁門郡守還要傳奇的故事。

此子十三歲參軍,因為個人的實力,進入軍中就是隊率的職位,掌控兩百的精銳士卒。

而第一次上戰場,就是一年後,並且這第一戰,他率領的一隊兩百人馬,就斬殺了數倍的敵軍。

而他本人在戰場上,更是斬殺了上百個草原的匈奴,其中有三位是匈奴的宗師。

草原各族也是十分的兇悍,吃牛羊長大的,尤其是那些貴族部落的兵馬,都是有訓練的,也都是兵強馬壯。

畢竟草原上的各族,也都是經歷了幾十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兵法什麼的,自然不會缺少的。

和中原相比,差的也只是兵甲裝備上的。

當然了,正真的兵法傳承,比起中原還是差了幾分,尤其是兵甲軍陣類的,更是要差了不少。

這些都是中原兵家不傳之秘,即使中原也都是少之又少。

更別說這些異族了。

所以面對正真的兵家將帥,統帥的大軍,往往都可以吊打草原,這也是為何草原這些年,在和中原大兵團大戰的時候,都是屢屢慘敗。

當年武帝時期,更是被神威將軍,打到了他們的老巢,差點就掘了他們蠻族的聖地。

不過兵家玄妙的傳承,草原得到的不多,但是修煉方面,尤其是基礎打熬身體的法門,實際上草原各族也不低的。

因此諸如低階的武道之人,草原異族並不少,尤其是這些草原異族,因為血脈方面,甚至往往很多打磨了幾年,就堪比中原的精銳百戰老兵的。

有些可以跨過武道的基礎門坎,成為武道肉身境的強者,其上就是宗師、大宗師。

當然了,這些草原異族,大部分達到宗師、大宗師了,大多都是野蠻的力量,和中原那些宗師大宗師的武將相比,單對單很少能贏的。

中原武將綜合的素質要差過他們不少。

呂布這位傳奇人物,第一戰,就斬殺了同階的三位敵人。

要知道那時候,他不過是十四歲罷了,這個年級,大部分計程車族子弟,選擇從軍的,都不過是在家裡打熬肉身,鍛鍊體魄而已。

而那位就開始在軍中有了斬獲。

這一戰,他憑藉軍功,一下子成為了曲長,統帥八百的精卒。

而後就一發不可收收拾,接下來的五年,他大大小小參與和草原的大戰,不下於五十場。

每戰必勝,最高一次,更是斬敵三千,俘虜三萬。

邊軍最重視軍功,只要有軍功,任何人都不敢輕易的去隱匿搶奪你的軍功。

此子五年時間大大小小打了幾十場的大戰,甚至還出了草原,滅掉了好幾個部落。

如此立下的功勞,也讓他成為了一軍的校尉,那年他不過是十九歲,就已經武道大宗師了,統帥一萬的精銳。

九原郡的兵馬,雖說沒有雁門郡多,卻也有五萬的精銳,以及十幾萬的地方兵馬。

此子掌控的就是其中一萬精銳。

十九歲大宗師,放在邊軍幾百萬的大軍中,那也是極為稀少的,甚至是千年難見的人物。

據說,袁王府的人也曾派人過去,那意思很明顯,想要收為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