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小說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有名有姓,蘇凡也很難融入,唯一有可能的是道家,畢竟他是東海煉氣士,但是蘇凡清楚,正真的道家,他是無法融進去的。
既然這條道不行,那就換一個。
諸子百家中,最符合蘇凡身份的就是家了,先秦諸子百家,家不入流者。
沒什麼名氣,甚至連什麼代表人都沒有。
甚至比起那呂不韋的雜家還要差。
於是他選擇冒充家,或者說,他根本不需要冒充,畢竟家又不是道家儒家這些有系統的傳承。
盤下一座酒樓,蘇凡拿出了幾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請了一位老夫子說書。
封神演義那神話奇異的世界觀,三國演義那權謀兵戰的熱血,短短兩月就將整個桑海城,吸引了。
上到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不對這兩本感興趣的。
蘇凡的酒樓,在這說書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了桑海城第一酒樓了。
當然了,這也和他拿出的菜譜有關。
旁邊的有間客棧,那位庖丁解牛的廚神確實厲害,但是蘇凡藉助後世的菜餚絲毫不差。
再加上這說書的樂趣,所以蘇凡這座酒樓,也是每日鬥金。
當然,對於錢財,蘇凡並沒有什麼興趣的。
蘇凡想的是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實際上他成功了,這兩本傳出,蘇凡就碰到了齊魯三傑的張良。
而他家的傳人名頭,也坐實了。
這是他邁入大秦世界的第一步,也已經站穩了。
當然與張良相遇也算是意外,他沒想到張良會對他這兩本感興趣,尤其是那本三國演義。
不過後來仔細一想,這三國演義不單單是一本簡單的,裡面也蘊含了一些軍事的思想,你把他看成一本兵法也沒什麼問題。
後世的我大清,他們的老祖,在打天下的時候,不就是拿著三國演義當成兵法嗎?
關羽在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歷史地位是很高的,一個是宋徽宗時期,一個是在明清。
其他朝代,關羽雖然進過武廟,卻也頂多位列末端。
尤其是清朝時代,關羽的地位,可以說達到了極端。
之所以這樣,那正是因為我大清的帝王,都熱愛三國,而三國演義,明顯就是保劉貶曹,對於關羽的表述,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忠義無雙!
我大清為了讓底層的百姓不造反,那還不使勁的褒獎關羽,意思也就是讓百姓忠於我大清。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三國演義這本,他是,但是裡面的內容,也確實有一定的兵法在裡面。
張良作為一代謀聖,兵法強不強,那不用說了,眼光見識,也絕對頂級,自然也看出來三國演義的不凡。
對此感興趣也很正常。
而蘇凡能‘寫’出這本,必然是不簡單,所以前來結交他,也就說的過去了。
畢竟張良這傢伙,可是名副其實的反動派的大佬之一,一直立志於推翻大秦。
說實話,蘇凡也一直挺不理解的,按照張良的智慧,他應該看出來大一統的大勢不可逆的。
而且以他的才智,如果加入大秦,振興家族是很簡單的事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