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七年十二月。

蘇凡的大軍,來到了陳留的聯軍大營。

此刻的聯軍大營,已經有十九路的諸侯了,比起原來的演義和歷史都要多。

並且蘇凡還清楚,還有一部分的諸侯,正在往這邊趕。

至於最終到底有多少路的諸侯,就算是蘇凡也不清楚。

不過和歷史演義一樣,劉氏的那些諸侯都沒有到來,劉虞、劉表等等他們都在自己的底盤,沒派一兵一卒。

蘇凡當然清楚,這些人的想法。

作為劉氏的宗親,他們當然不可能來,一則董卓並沒有造反,現在的皇帝還是劉辮。

要是他們來了,那代表的意思就不一樣了。

其次,他們估計都看出了袁氏一族的用心險惡,當然不會過來,來抬舉袁紹了。

而且他們不動,也可以威懾一下野心之人。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也許會有,也許沒有。

但是即使沒有劉氏宗親,前來會盟的諸侯大軍,已經超過了三百萬,這個數量還在增加。

蘇凡估計最後大軍會超過五百萬。

蘇凡這一次帶了五萬的大軍,處於中等,那些大的諸侯,諸如冀州刺史韓馥,更是帶了足足三十萬的大軍。

算是目前諸侯第一了,小的也有上萬的兵馬。

冀州本就繁華,儘管經歷了黃巾肆虐,但是幾年也慢慢恢復了。

韓馥能有這麼多的兵馬,倒也正常。

蘇凡五萬大軍並不起眼,而且蘇凡在諸多諸侯當中,名氣更是不顯,來到聯軍之中,也被安排在相對邊緣之處。

對此,蘇凡倒也沒什麼在意的。

“寧安,你來了”

當然營帳中,倒也有蘇凡的熟人,那就是徐州的刺史,別人會小覷蘇凡,作為徐州刺史陶謙卻不會。

這些年,東海郡的變化,他還是能夠感受到的。

更何況,在潁川沒消滅黃巾大軍的時候,死在蘇凡手裡的黃巾渠帥,就有好幾個了。

蘇凡麾下的大軍,那是相當的精銳。

黃巾肆虐的這些年,徐州卻很少受到大的破壞,這可都是蘇凡的功勞。

“陶使君”

蘇凡見到陶謙,也連忙上前行禮,不管如何,如今陶謙是徐州刺史,而且到了現在,刺史隱隱都有州牧的權利了。

“諸位,這位可是我們徐州的俊傑,徐州這一次沒受到黃巾的肆虐,可多虧了寧安他”

和陶謙在一塊的都是一些名士,諸如孔融、韓馥、孔伷。

“見過韓公、文舉公,孔公”

蘇凡聞言,也連忙上前一一作揖行禮。

蘇凡的賣相本身極好,再加上成年修道,一股獨有的氣息,讓這三人見之,紛紛點頭。

這年頭和後世一樣,都有相貌歧視的。

那演義中鳳雛龐統,一開始為何難得明主,除了性格以外,還有就是他的面貌奇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