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兩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時候,父親大人幾乎自絕於隋朝留下來的很多力量”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確實佔據了江都,然而他本身能力不足以服眾,加上一干的隋朝老臣,也都仇視他,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別看這些隋朝的老臣,他們的影響力可不低的。
“那你說怎麼辦?”
造反不幹掉楊廣,那還算是什麼造反。
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更是笑話,就算是蘇凡自己也都清楚,這一點根本不可能。
楊家不是劉氏皇朝,有四百年的底蘊,漢末,劉氏在民間還是有很大威望的,所以漢末群雄爭霸,一開始誰也沒有打著造反的旗號。
只有袁術這個二傻子,站起來稱帝,結果很快就玩完了。
但是大隋不一樣,他才建立二三十年,根本無法深入人心,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不可能。
各地的軍閥,絕對理都不理的。
所以實際上宇文家也陷入了兩難之境,恐怕這也是宇文傷沒有同意宇文化及的原因。
因為他看出了宇文家最大的難點。
殺不殺楊廣,對於宇文化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殺了之後,名聲一臭,問題就大了,除非你擁有鎮壓一起的霸道力量。
然而宇文閥肯定沒有。
爭霸天下,是綜合實力的比拼,人才極為的重要,無論楊廣的名聲多麼不好,你動手殺了楊廣,那就是亂臣賊子,一般人根本不願意跟隨你。
不殺,那麼留著他,還可能會造成內訌。
楊廣他背後還有楊氏一族,留著他等於留一個定時炸彈。
所以宇文閥不像李閥和宋閥,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顧慮,他們可以盡情的發展。
“殺楊廣,對宇文閥不利,留著他更是不利,除非能夠讓楊廣下詔書,自動退位”
蘇凡提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讓楊廣下罪己詔,反正他名聲極臭,罪己詔退位,這樣楊廣不是皇帝,那麼無論囚禁他,還是怎麼樣,對於宇文家也就沒多大的威脅了。
即使楊氏,也不可能為一個廢物,來和宇文閥死拼的。
“楊廣不是有幾個皇子在北地嗎,楊廣一退位,那些皇子就都有機會登上大位了,可惜他們手裡沒多少的力量,到時候都會被各地野心勃勃之輩掌控”
“不過這樣一來,宇文閥可以正大光明的佔據揚州,先南下佔領荊襄,威懾宋閥,隨後可以坐看北地的諸侯混戰,瞅準時機,也可以撕咬一番”
蘇凡只是在大勢方面,還有一定的眼見,也許比不上那些頂級的謀士,但是他知道一些大致的脈絡。
當然了,南方比起北地,優勢肯定要差一點,因為人口,但是那是歷史上,歷史上宋以前,南方的發展比起北地要差了很多。
但是宋以後不一樣了,這也是明太祖能夠以南伐北成功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個世界不一樣,南方的發展,即使比不上北地,卻也有幾分的力量。
而且北地有戰馬,南方也有一座飛馬牧場,可以提供戰馬,這也是為何後來的少帥軍藉助宋閥的力量,可以和李閥形成南北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