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1062:屬於寒戰(第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香港的航空管制非常嚴格,不僅要申請拍攝時間,對拍攝高度、方向、地點也有限制,拍攝中劉德化作為製片人,跟很多部門溝通、協調,才獲得一天的拍攝機會。
所以拍攝到不少精彩的高空場面,也將帶給影迷很多驚喜。
次日,大陸、香港媒體對電影好評如潮。
《寒戰》作為今年最受熱捧的一部警匪片,不僅票房扶搖直上,口碑也是眾口鑠金。
自11月8日上映後,《寒戰》在內地首周票房直達9000萬,佔據全國票房榜榜首,次周又以9300萬元的逆超成績蟬聯周票房冠軍。第三週,雖面對眾多大片來襲,《寒戰》依然獲得近3000萬票房,內地總票房超過2.3億,毫無懸念打破港產片內地上映最高票房紀錄。憑藉堅挺的口碑和實力,更有望繼續創造票房紀錄新高。
同時,《寒戰》在香港本土的票房也非常火爆。、
香港影業協會的官方資料,電影上映當天便以220萬港元的票房創下了本年度華語片開畫日票房最高紀錄,由2012年11月18日上映至12月31日票房收入為港幣42,686,613元,成為2012年華語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最終以港幣42,81萬元的票房收入,排行香港歷年華語電影累積最高票房第17位。
香港本土電影,已經很久沒有超過四千萬票房的電影了。與80年代簡直不能比。
這部電影也被許多香港媒體鼓吹為救市之作,一路口碑爆棚,多番因素下,才造就了票房飄飛。
此外。《寒戰》在臺島、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映票房也是不俗。其中,該片在臺島輕鬆打破《桃姐》及《無間道3》等等國產片開畫紀錄,在馬來西亞也是短短4天內衝破200萬令吉票房,成為該國近三年來開畫4天最高票房的中文影片。
總票房,超過3個億。3億票房,也許就是《人在囧途》的票房水準,卻是劉德化的香港公司歸入魅影之後的第一次大捷。大大鼓舞了士氣,也讓魅影公司的水墨小人lo第一次以港片的形式,在香港打出名氣。
在北美,上週末11月9日~11日週末票房榜上。米高梅公司宣佈破產後,由索尼公司接過接力棒的第23部“邦德”電影《007:天幕殺機》(skyfall),以8780萬美金的成績無懸念空降,不但成為影史十一月“非哈利”、“非暮光”的最高開畫,同時也順利改寫007系列影片的最好開畫成績。
由於以英國為首的海外市場《007:天幕殺機》已經公映了半個月之久。這第23部邦德的公映範圍已經擴大到80個國家和地區,並在第三週繼續拿下8900萬美元的好成績。
截止本週末,《天幕殺機》的海外總收入已經達到4.28億美金,基本和《皇家賭場》的4.31億美元持平,再過兩至三天就能突破其票房上限,成為邦德系列中的佼佼者。
而在全球正式公映第三週時,邦德老家英國依然一騎絕塵。以1820萬美元的單週收入名列前茅。
至此《天幕殺機》僅英國地區的票房就高達1.17億美金,順利超越《黑暗騎士崛起》成為今年英國的最高票房。
按照這樣的票房走勢,很有可能會打破《阿凡達》的1.50億美元。同樣出彩的還有德國地區本週的1510萬,007在德國的收入已經超過4400萬美金,位列2012年德國票房榜第二。
順便再提一句,截至本週《天幕殺機》的海外4.25億+北美8780萬=5.18億美元總收入。距離《皇家賭場》5.99億的“最高邦德”票房僅一步之遙。下週末這個成績就會被重新整理。
由於這部電影在全球票倉第二、第三的我國和日本,包括票房地之一的澳大利亞都還沒有公映,所以依然擁有強大的票房上升空間,現階段看來全球票房突破9億美元不是問題,擁有衝擊10億美金的實力。
《天幕殺機》的火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無外乎三個字:“關注度”!從米高梅宣佈正式破產重組以來,邦德電影的去向就成為影迷們無比關注的話題。
在米高梅破產漩渦中苦苦掙扎、最終落戶索尼公司之後,倫敦奧運會陪同女王“天降”的創意,又無形中為影片的“skyfall”做了一次全球範圍的巨型廣告(難道這一創意是劇組和倫敦奧組委商量好的?這個運作也太強大了)再加上今年是邦德誕生50週年,從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將前22部邦德片頭收入館藏開始,長達數月的邦德文化月,橫跨大洋兩岸的邦德音樂會、邦德題材文化展、邦德道具拍賣會等等,都成為本片的強勢宣傳。
這部《天幕殺機》無疑是成功了,卻讓李東來陷入難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