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一聲玲響,比賽開始,雙方迅速退後。

李東來初次走上正規的拳擊擂臺,還稍稍保留,奧馬洛夫則明顯不同,給人感覺侵略十足,把拳剛剛端起來,便迅速進攻來了一記直拳,直奔他的頭部而去。

因為身高的差距,顯然奧馬洛夫擊打李東來的頭部更佔優勢。

李東來現在的身體狀態正處於顛峰,完全沒有被剛剛結束的柔道比賽消耗太多體力。奧馬洛夫的出拳速度非常快,可李東來見過更快的。他快速的身體側移,屈身出拳擊打奧馬洛夫的右手臂。

這一招直拳剛剛近身便被李東來破了,奧馬洛夫退了很遠有些意外的看著李東來。“這個東方人似乎力量很強大,移動也非常迅速,剛才在自己出直拳的時候,居然還能擊打到自己的手臂,這份敏銳反應也十分令人驚歎……與傳言有很多不相符啊。”

心情微微一沉的奧馬洛夫更加認真起來了,恰好看到李東來沒有將雙拳架到腦袋前,這可是致命的失誤,對他而言也是難得的機會。

一般的拳擊手,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他心中叫好,二話不說,上步就是一套組合拳:左直拳擊頭+假動作+右直拳擊腹+假動作+左擺拳擊頭+左右直拳擊頭+左右下平勾擊胃+左側勾拳擊頭+右左上勾拳擊頭+右側勾拳擊頭。漂亮綜合組合拳動作,打的非常迅速非常快捷非常漂亮,堪稱綜合組合拳的教科書般的動作。

連續十幾拳過後,直看的觀眾眼花繚亂,場外俄羅斯的觀眾不禁開始大喊大叫加油起來。

這也是奧馬洛夫的得意手段,也是從泰拳的連續進攻中領悟到的訣竅。

泰拳多用腿和肘、膝。跟拳擊比賽的規則相差千里。但競技很多情況下都有相同之處。泰拳跟拳擊一樣,講究發力流暢順達,力量體現得更為充分。

泰拳發力得精髓在於拳手利用身體得擰轉,即腳的展轉。髖部轉動。將拳腳肘膝如同鞭子一樣直甩而出。形象得比喻是波浪鼓,泰拳手得身體如波浪鼓得軸。四肢像鼓上小球,鼓軸一樣,小球便甩出。泰拳手就是這樣利用身體得擰轉,將四肢得體力加上身體得展轉。使出擊速度更快,爆發力更大。

傳統的三宮步也講究“手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玩笑。步不快則拳慢,步不穩則拳亂。”奧馬洛夫用到了自己的組合拳中,這一套綜合組合拳打下來,當真如疾風勁草。加上他拳頭很重,碰到招架稍弱的對手,都有可能直接被這一套組合擊潰在地。

然而這出乎預料的一套綜合組合拳得到的結果卻讓全場觀眾都愣住了,李東來宛如風中勁草。下盤穩固如初,上半身隨著拳風開始躲避,有些彆扭的躲避動作來不及做出,就乾脆用雙手招架住。

一系列乾脆利落的躲閃動作,靈敏異常,居然沒有被對手打中一下,讓人拍案叫絕。

全場歡呼聲大盛,遲遲才到場的記者和柔道場館中走過來的某些觀眾,都連連怪叫,肯定又錯過了什麼。

李東來很輕鬆的接了下來,雖然招架居多,但是卻沒有絲豪不快。這個選手基本功非常紮實,打法也極富侵略性,這種組合拳也非常兇狠,如果李東來沒有覺醒神魂,單靠形意拳可不敢全躲閃這種招術。

奧馬洛夫的嘴微張,越打越吃驚,剛開始出手還留有餘地,可是雖著李東來接下的招數越多,他出拳就越重,他把組合拳已經全部用了一遍,而李東來全部閃避或者用手臂硬吃下,絲豪沒有不適的感覺。他怎麼能不驚心,就算是專業的拳王,也不可能一拳不漏的全躲閃。

神經反應速度該有多快速,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奧馬洛夫神情變得凝重,進攻不利,腳步立刻退後,雙手一前一後架在額頭前,防止被敵人打了反擊。

李東來卻輕鬆的跳回場中,左右扭擺一下額頭,又是一陣骨骼輕響聲。嘴角一咧,笑道:“現在該我了,準備好了嗎,夥計。”

&ng!”接下來臺上的迅速變化,已經讓現場的bbc解說員已經語無倫次了。

李東來話剛說完身體急射而出,一眨眼變到了他身前,沒有任何花招,一擊猛烈崩拳便如炮彈般轟了出去。這可是他這段時間,習慣著拳擊護具和全套,琢磨的新招術。

形意炮拳,侵略如火!

“炮拳……打!”

炮拳者,五行屬火,是一氣在人體內的開合,合如古代將藥填於炮膛之中,開如炮射擊火藥在膛中爆炸,炮彈瞬間突出,其性最烈最猛。在腹內則屬心(中醫五行心主神,屬火),在形意拳中即為炮。即人們所說的炮拳似炮屬火就是這個意義。

其氣和順,則心中虛靈(能感應萬物),其氣不順,則心中朦昧,其人必然愚昧。其拳和順,則身體舒暢,其拳不順,則四體失和即四肢便失去拳之力量的爆發的和諧。

炮拳也是鍛鍊身體淬鍊筋骨的絕佳拳法,學習形意的人一定要深入研究體味此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