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972:李東來歸來(第三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洛基:“全體出動!”
一條條巨大的九爪機械飛龍從蟲洞中游走出來。
“下令吧,隊長!”
“都挺好了。在關閉傳送門之前,先牽制住他們。巴頓,你去樓頂天台上,找出那些傢伙的行軍路線。斯塔克,你堅守陣地。任何靠近這三條街的東西,逼他們撤退要不就燒成灰。”
李東來:“能順帶捎我一段嗎?”
“來吧,抓緊了。”
鋼鐵俠和鷹眼飛走了。“索爾,你得想想辦法去攔住傳送門,拖住他們。可以召喚閃電,把他們燒得精光。娜塔莎,你和我得把戰場控制在地面上。浩克,看你的了。”
隨著影片故事進入到決戰階段,北美4349家影院《復仇者聯盟》放映廳被一股緊張刺激、興奮激動的沸騰所籠罩!外星人、魔獸機械、機械九爪飛龍,一起在紐約決一死戰!看這種電影,只有3d影院才能找到真正爽點。觀眾們的熱血燃燒都讓溫度節節升,早已全情投入的無數觀眾默默地激動大喊:“來吧!”
“咚咚咚!”
伴有軍鼓聲的配樂亦已是即將爆發的前奏,一聲聲敲擊得人心潮澎湃;與此同時,鋪滿整個視線的巨大銀幕,只見無垠浩瀚的天空中,鋼鐵俠與機械飛龍們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戰鬥,絕對的科幻影史經典場面!
這個夏天最棒的場面之一!
眾多超級英雄影迷們都不禁握緊拳頭,挺直腰板甚至不覺地想要站起身,難以言喻的激動和幸福!
也許有人偏偏要從電影中找內涵,找意義,那他就錯了。這不是一部需要觀眾太多思考的電影。它的定義就是爆米花電影。如果你想動腦筋,看《盜夢空間》就行了。
《好萊塢記者報》的影評人麥克丹妮飛快的寫下一段影評:“……在混亂的大亂鬥場面裡,這支以美國隊長為領袖、神盾局長為幕後支援的超級英雄戰隊的每個角色都各司其職,層次分明——能引來霹靂閃電的雷神和力大無比的綠巨人正面對決敵軍,黑寡婦負責地面格鬥,鷹眼負責狙擊掩護,趣味橫生、層次分明。
“既沒有沒完沒了的肉搏。也不會平鋪直敘醞釀到最後才爆發,《復仇者聯盟》的放映過程中重頭戲層疊綿延,極富節奏感地將觀眾推上一****。齊塔瑞艦隊在紐約上空製造的混亂絲毫不比《變形金剛3》中霸天虎們帶來的麻煩少,英雄們以渺小血肉之軀對抗鋼鐵巨怪的壯舉更令人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變形金剛3》將更多的鏡頭放在了龐然大物對城市的毀滅性打擊上,“變3”的特效確實達到了一個標準,但是在一片狂轟亂炸中觀眾也確實很難分辨汽車人和霸天虎的各自角色。
“縱觀《復仇者聯盟》中的紐約大戰,李東來大膽的連續使用廣角鏡頭,甚至將整個紐約從天空納入鏡頭中。可以清晰看到整個城市被摧毀的壯闊場景,可比“變3”的局面摧毀強得多。相對來說層次也清晰了許多,英雄們不同的超能力各顯神通,視效過癮,人物性格鮮明,比《變形金剛3》略使人疲憊的特效轟炸。感覺更給力。”
大戰很精彩,綠巨人是重要火力,打不死不怕痛。越痛他越強。中間告一段落時,與雷神站在一起卻又忽然一拳砸出,將雷神砸飛掉。
影院中觀眾陡然爆笑:“哈哈哈哈哈。”
浩克終究是浩克,他是記仇的。
不能說李東來了解每一種型別觀眾的心態,但至少戳中了多數人的心窩。對於熱血少年,電影裡有的是豪邁劇情、英雄氣概;對於挑剔的資深影迷,井井有條的敘述和不動聲色的鏡頭突顯出多年拍攝科幻電影題材的實力;對於來看打鬥戲和大爆炸的觀眾,劇情足夠緊張,場面足夠狗血;對於控大塊肌肉的男女,超級英雄們的身材完全對胃口;對於只想看點兒喜劇取點兒樂子的觀眾們。密集的段子可以保證從開場爆笑到燈亮。即使對以上內容都不感興趣的觀眾,也能從愛犯賤的鋼鐵俠和愛賣萌的壞蛋洛基身上得到樂趣。
在鋪張場面和急速敘事的同時,電影沒有無視情感細節的渲染。既能疏放又能細膩。
最後大戰的場面,該濃重渲染沉重仇恨的時候,絕不搞笑,甚至將黑白畫幕都拉了出來。搞的人錯愕不已,瞬間進入悲壯角色之中。
這場電影的反派身份特殊,洛基不是純正的壞蛋,儘管他巧舌如簧,殺人如麻,卻是因為複雜的成長背景釀成的性格扭曲,電影中亦顯示出他被黑暗力量影響的跡象。
洛基不是眾口唾棄的靶子,他是復仇者聯盟的成員之一雷神索爾的弟弟,一方面雷神要為維護正義而血戰,另一方面他還有親情的牽絆,附加的細小情節線四處叢生。而對滿懷情結前來朝聖的漫畫迷,電影又貼心地留出了小人物探員菲爾科爾森來做暗喻。
這位探員是一個普通人類,沒有超能力,也沒有運籌帷幄的大才智,他自己不能成為超級英雄,但相信超級英雄,最終也以自己的方式成為英雄,使得多年默默信奉超級英雄的漫迷們惺惺相惜。在別人一味“做大做強”的時候,李東來偏偏要往“小”裡做,正是這些錯落有致的細節關懷,將李東來與其他愛用大製作、大特效的好萊塢導演們區分開來。
無數影評人都注意到了影片的3d特效。
無數失敗的案例力證著“後期轉錄3d”就是“山寨”的代名詞,不過作為全球3d電影的最早使用者之一的李東來,在3d崗位上絕對不會讓人專美於前。
《復仇者聯盟》足可以當作資金有限的後期轉錄3d電影的正面教材,甚至超過了《盜夢空間》的3d效果。
李東來這個3d控,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做到了更好。聰明的3d不會事無鉅細地強調景深。在表現日常生活時的特效用得惜墨如金,在戰鬥場面及特型角色出現時,又大肆鋪張揮金似土,製造出酣暢淋漓的華麗場面。
總之,想在好萊塢登頂封神,不把紐約來回拆幾遍恐怕是不行的。
“福瑞指揮官,議會已經作出決定了。”
“我知道他們會做出決定。但這樣一個愚蠢的決定,我選擇忽略它……”
一番統治者的口角,讓觀眾清楚發生了什麼。
“什麼,他們居然想要用核彈來轟平紐約?!fuxk,這幫尸位素餐的傢伙。”早已將自己代入電影氛圍中的觀眾差點沒破口大罵。反正美國議會也沒有多少深得人心的角色,反而是屢屢被取消譏諷的物件。李東來在議會人員出場時候,甚至用黑色案底和紅色邊框做出勾勒,反派形象比外星人更甚。
福瑞局長堅決反對,但是他無法掌控全域性。一艘戰機不聽命令起飛了,它載著超當量的核彈。但這一切,超級英雄們還不知道。
鏡頭再次切換回紐約戰場,斯嘉麗操作飛行器對洛基窮追猛打,“巴頓幫我一把。”
李東來立刻瞄準射擊,鏡頭再次弄成了老鷹的複眼。不知多遠的地方在他眼中不斷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