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687:允兒,暗夜精靈?(第七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哇哦……”
恰到時分的時候,總會來個轉折,讓觀眾們欲仙欲死。
熒屏畫面隨著時間前進,觀眾在認同之後,就會適時的代入。加上2012快要到了,整個世界都在瀰漫著一種末日到來的流言。對《行屍走肉》這種末日題材的劇而言,是個利好因素。
rick在醫院中沒有直接遇到殭屍……如果遇上,以他的虛弱狀態,難免成為細節硬傷,這是與漫畫不同之處,也說明導演達倫改編的高明之處 。
聘用達倫為導演,也是經過多次篩選之後的接過。達倫曾執導過《肖申克救贖》、《綠裡奇蹟》,對於人性的洞察自有非凡之處。
蟲聲鳥鳴與綠樹環繞之下,我們的主角回到了噩夢一般的景象!
男主角恐懼迷茫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是回家找自己的妻兒,對家庭親情的在乎,使他又能得到觀眾的第二步認同:較淺的同情。
畢竟從劇情套路上講重視家庭的戲過於常見。
當男主角獨力奮戰殭屍,幾番逼入絕境欲自殺時,觀眾卻發現他逃走的妻子正與其好友男二號偷情,與之前苦尋妻兒的境遇一相比較,同情分一下激增,獲得第三步的認同:感怮。
男主角殺殭屍時能聯想其生前與是與自己一樣普通人的於心不忍,但在關鍵時刻又能勇挑大樑,充分展示其人品與能力,可獲觀眾第四步的欣賞。但還不是敬仰佩服,畢竟此時是絕境逼出來的求生勇氣,觀眾難免會想換做是我、我也行。
所以接下來男主角要做一件非常人能為之事。那就是明明逃離了險地,卻還要殺回去救出那個被自己“拋棄”的“壞蛋”。相信形勢所迫而沒去救一個品行敗壞之人,沒有人會怪罪,畢竟將心比心,這會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但是作為一個要受人喜愛、敬重的主人公,品行境界必須要比咱們大多觀眾高一點點、不能高到假大空,才能最大程度的獲取觀眾的心。
……
第一集結束後。第一次看到節目的允兒基本看入迷,“bea,你們好厲害。這樣的美劇居然是你們創造的。”
“呵呵,是大家的努力。網上的評論似乎不錯呢。”郭碧亭也顯得很高興,看電視的時候,還不忘不停的看網上留言評論。
&ndb的資深賬號。可以給《行屍走肉》投上一票。”
&ndb不是隻評價電影嗎,好像沒有《行屍走肉》投票的地方。”
“啊……是嗎,哈哈,忘了。那我們進艾美獎的網站。”允兒立刻開始操作電腦起來。
這個認同感的開局,效果甚佳,不僅寫下了不平凡也留下了伏筆。不免令觀眾開始期待下一集**迭起的多線發展。劇情充滿細節和非常緊湊。似乎完全沒有展開支線故事的意思,既流暢自然又緊張。假如沒有那些該死的廣告,觀眾一刻也不想離開銀屏。
這樣的型別經典劇,怎麼可能只是400萬的收視率,李東來喊出amc電視網600萬首播收拾,一點都不為過。
雖然時間進入了深夜,但網路的劇集論壇出現了一個又一個評論《行屍走肉》的帖子,各種各樣的話題:“劇情相當的真實,比《生化危機》更具故事性。連續劇感覺拍的刻畫人性一面有些多,然後劇情感覺有些慢,不過是好劇啊!”、“在地獄般的世界煎熬,面對一切挫折痛苦也只能夠對天祈禱,,希望在對命運做挑戰的同時也要保持樂觀,因為在驚慌失措的時候不保持冷靜是活不下去的,唯有勇敢面對現實才是唯一的生路。”……
在美國,喪屍文化非常盛行。每年的萬聖節,都會看到喪屍扮演者。
凡是喜歡《我是傳奇》、《生化危機》一類電影的,都會對《行屍走肉》產生好感。
不過有人喜歡,自然也有批評。
“真想不透,主角到底在床上趟了多久,主角老婆就跟男二號勾搭上了,真**!”其實這也是第一集留下的伏筆之一,在第二集就會揭露,男二號的確救過主角,可惜沒救成。才會誤認為主角已經死去。製造矛盾,製造多線發展,是美劇擅長的。到時候觀眾看到這個,便又會有一種峰迴路轉的感覺。
劇迷格林納寫道:“整部戲的太沉重了,被《生化危機》和《喪屍圍城》滋潤的我覺得該劇不刺激。殺掉城內所以喪屍就可以獨霸城市了。這劇玩的是《我是傳奇》的套路。表面上說的是喪屍,實際上則是末世人類處於滅亡邊緣的失落和孤獨……”
“感覺跟李東來的電影風格出入很大,這真的有李東來參與嗎?他的快節奏和緊張刺激到哪裡去了,我還以為能看到又一個《越獄》呢?!”這個顯然是李東來的影迷,慕名而來看電視劇的。
相比普通劇迷的評價,顯然專業影評人給出評價才更加貼切。
艾美獎特約評論員詹姆特納在自己的專欄裡寫道:“任何一門藝術,無論它推崇意識,還是內容,其主題決定它的層次。《行屍走肉》只播放了第一集,已經可以預見它想要表達的文化意思了。當末日沒有超能,沒有孤單英雄,就會是一個巨大的泥潭,然後所有的人性都會在這個散發著腐臭的泥潭中肆意的瀰漫著臭味……”他從人性的角度,對劇集未來做出了評價,給出了五顆星的滿分點評。最後結語道:“這是一部經典的型別片。”
專業影評人的評價,往往能左右很大一批迷茫、隨波逐流的劇迷和粉絲。
也許在第一集播放後,這些好評能為下一集多帶來一些觀眾。不過現在還是要看看第一集的收視到底如何?李東來的牛皮吹破了天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