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785:高層會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肖恩也不多說,魅影新成立的特效部門主管格里高利問道:“特效方面該怎麼解決,中國同時那邊特效拍攝裝置和人員可以滿足要求嗎?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功夫熊貓2》的後期完善,若是有需要,抽出兩個工作小組過去,也是可以的。”
紋章頓時高興道:“那太好了,我們很需要威亞空間拍攝和cg合成方面的人才。電影雖然是科幻片,但理論上需要的特效並不會多。天空的架構會比較困難,這種活兒你們不是第一次接,難度並不大。不過我還是希望有最精銳的小組過來。還有造型師方面,我們找了很多,都不能讓人放心,韓國公司好像很多這樣的人才。”
李東來補充了一句道:“攝影裝置都是最先進的,三方都是一樣,硬體問題不存在差距。”
安淑珍問道:“需要哪方面的造型師。”
“青春偶像演員方面,因為把角色設定在學生層面,我想要更偶像化一點。”紋章道。
“這個沒問題,我們這邊後勤部門很充足。之前拍攝《步步驚心》時候,都市服裝設計,也是他們參與的,應該能滿足你的要求。”
大家熱絡的探討起來,李東來又強調了一番今後的小成本策略。
“這是一種類似的聯美製度,或者說聯美製度根本就是小成本!何為小成本?我個人在這裡暫時給與一個定義,即電影投資在一千萬rmb以下,沒有或少有知名明星加盟、場景較小、應用特殊技術較少,完全以劇情跟想象力以及導演的功力取勝的電影!”
他快速在背後幻燈片上用電子筆寫下幾組單子,然後打上圈後,轉過頭來看向在影片前的每一位,“這一類電影因為投資成本較低,風險很小。而且聯美製度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證實,只是我們魅影此前發展很順利。一直忽略而已。公司以後要面臨上市,就要規避風險,這種目前最主流的電影發展制度之一,我們作為獨立電影公司更不該忽視。”
“我以我本人的電影《原始碼》為例,這部電影初期成本約莫摺合三百萬美元,僅僅票房就在全球創造了超過三億美元的數字,但影片的高收益卻體現在DVD上。因為這類電影。在DVD收藏性上更高,而且時至今日依然在源源不斷為公司創造利益,毛收益高達一百倍以上。刨除片商、院線的利潤、劇組分紅、廣告宣傳及稅收等,最終投資者獲得純利潤依然高達一億五千多萬美元,純利潤多達五十多倍,這就是小成本的勝利!”
屋內齊齊一陣抽吸冷氣的聲音。在座的諸位不少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利益鏈條的數字。但現在公司高層都知道了,這個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都被好萊塢稱之為“話題之王”“搶錢李東來”的年輕人,是如何在實現自己的搶錢計劃的。
《盜夢空間》的收益的確很高,卻是特殊的例子,收益比例拍馬也趕不上《原始碼》的。
外界雖然對《原始碼》的收益進行的種種預測,但是DVD和周邊銷量這種不易統計的東西。電影公司是很少對外公佈的,悶聲發大財。沒事炫耀錢多的,那是腦殘。
如今乍一聞聽李東來親口提到他執掌導筒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原始碼》創造的收益率,當真是震驚了在場幾位精英人士。
那時候的李東來只有22歲吧,他所有的金錢估計也就兩三百萬美元而已,他居然拍完了電影還建立了公司,卻在一夜之間淨賺如此利潤,真是難以想象。
不知不覺之間。幾位公司老牌管理層也收束了心裡的傲氣,重新審視過往的歷程。
跟著李東來拍大片習慣了,確實忽略了很多,看著李東來的眼神也更加佩服起來。
作為全程參與的魅影中國總經理,朱良誠的感想也非常大。
偽紀錄片,發展至今對觀眾而言,也不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mock和mentary結合,這類電影打著“真實紀錄”的標籤,實際上卻是虛構的。
除了那些帶有一些政治傾向的偽紀錄片外,還有如《波拉特》這般瘋狂惡搞的小片。而對恐怖片來說,偽紀錄無疑就是吸引觀眾的一個新亮點,偽紀錄片以其強烈的真實感和臨場感能牢牢地把住了觀眾的好奇心,容易帶著觀眾隨著主角手裡的DV一起踏進導演佈置的恐怖世界,感受著晃動不安的鏡頭和貼耳的音效帶來的刺激。
但是如何用偽紀錄模式拍攝一部科幻片,還真的從未有人嘗試過,聽起來就很新鮮。
毫無疑問,這部試水風格的小成本電影,並不會滿足於中國市場。
因為李東來自始至終都在強調,這部電影的拍攝要突破各種這樣那樣的侷限性,甚至連導演都採用雙導演模式,紋章更是到美國《復仇者聯盟》大片的片場去學習了好幾個月,回來也更改了大量拍攝計劃。
光只“李東來”這個名字,就擁有巨大的海外發行潛力,甚至能讓國產小成本電影史無前例的在美國、在好萊塢大搞特稿。這是中國……乃至於整個亞洲電影公司都要矚目的事件。
肖恩提議用白人、黑人演員,不是沒道理。可只有他們黃種人,才會體會到李東來堅持使用亞洲演員的目的。